我校學生獲2022中國機器人大賽總決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
來源: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時間:2023-01-09 瀏覽:
2022年11月25日起,由中國自動化學會主辦的2022中國機器人大賽(China Robot Competition)在線開啟總決賽🆓。本屆大賽設置多個符合機器人發展熱點和難點的比賽項目🧗,吸引了來自包括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恒达平台、浙江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全國知名高校在內的220所學校的843支隊伍參加💐,報名人數超過4500人👯♀️。本次總決賽因疫情防控要求,延期調整後最終采用線上直播/監控方式進行🛞。我校師生努力克服困難備賽,3支參賽隊伍均晉級總決賽👜,並最終取得國賽一等獎1項(全國八強)😫、二等獎2項的好成績。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C/F0/2E/D56BD8039BC914A5A850DA92123_B2E8C08F_7EF94.pn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A/37/22/373CB48E83EAB1EDCEF683509ED_C103BD49_7EF94.pn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D/18/B6/06C56A788B7FBCC51380C8F24B0_5FCC8491_7EF94.png)
先進視覺3D識別賽設置動態識別與綜合識別兩輪比賽,動態識別設置一個旋轉目標臺,綜合識別設置一個旋轉目標臺和兩個靜止目標臺👩🏻🎓;每輪比賽目標臺上的物品由比賽組委會從40余種比賽物品中隨機選取,參賽團隊需要結合3D視覺傳感器和AI模型,在光照🌚、遮擋、幹擾物🤗、貼紙等強幹擾條件下實現對每個目標臺物品的準確識別與統計。我校智信·火眼金睛隊由李哲宇(自動化)、孫晨(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智能製造工程)🫸🏿、馬羽(自動化)、王相棟(自動化)⛱、何敬(控製科學與工程)5名學生組成,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張誌明老師指導,在備賽條件受限的情況下積極備賽勇於挑戰🧑🏻🦽➡️😚,在上屆參賽基礎上進行了數據擴充及篩選🧑💻、提升算法識別準確率和魯棒性、模型部署和設備調試等工作,最終獲得國賽一等獎🐻。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6/44/95/B5B0887984BAC3B802B39EAE6BE_5A173268_3D8FC.png)
智信·火眼金睛隊(從左到右👦🏿:李哲宇、孫晨、馬羽、王相棟🫄🏿、何敬)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8/61/58/ADEBE2C3A01347D3ABC68943FF3_0083597B_11ABC.png?e=.png)
助老服務機器人比賽分為助老生活服務和助老環境與安全服務兩個不同組別,主要考察機器人的人機交互能力、機械設計能力、SLAM以及自主導航能力、機械臂自主操作能力、語音定位功能、環境狀態監測等任務的完成。由張誌明老師指導的兩支隊伍順利完成總決賽,並最終雙雙獲得全國二等獎。其中,智信·雁浦漁歌隊參加助老生活服務項目(第五名),隊員為劉泳希(通信工程)、楊鴻銀(電子信息工程)、張方傑(自動化)、鄔致遠(人工智能)✊🏿、劉昊(控製科學與工程)🩳;智信·神話千裏隊參加助老環境與安全服務項目(第六名)🧘🏽,隊員為郭子瞻(自動化)、韓意(自動化)、張米(電氣工程)。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C/E2/FA/C83DE0F19C9ED9DF3F3EBC54A5F_E7C7DC7A_428C7.png)
智信·雁浦漁歌隊(從左到右:劉泳希🫱🏿、楊鴻銀、張方傑、鄔致遠🫨、劉昊)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E/D3/1A/467CB8CBBE7972E3BE7644C004A_64019FEB_F51D8.pn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B/93/45/89EA7EB37831709DAD181B06D48_BBE891B1_237BF.png)
智信·神話千裏隊(從左到右:郭子瞻、韓意、張米)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9/B3/4A/10F41854B64B011FEED37CBEAC6_0215EA80_EE9A8.png)
中國機器人大賽自1999年首次舉辦以來🧙🏻♀️,已成為中國影響力最大、綜合技術水平最高的機器人學科競賽之一,大賽列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發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學科競賽排行榜和機器人競賽排行榜🧑🏻🔬。機器人涉及控製🫷🏻、計算機👍🏿🌘、機械🚖、電子等多個交叉學科,競賽實踐可推動和促進機器人👺、自動化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參賽學生通過比賽過程和技術研討,切實增強專業理論和實踐操作能力,培養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的方針指導下👼🏻,恒达平台大學生智能車競賽實驗室&人工智能+機器人競賽實驗室面向全校本科生開放🦞,涵蓋多個專業👰🏻,進行創新教育研究並參加相關學科競賽🧑🏼💼,在高水平大學生競賽活動和創新訓練實踐項目中取得多項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