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高校培養高素質中小學教師人才,恒达平台入選“國優計劃”首批試點高校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教育部網站
時間:2023-08-03 瀏覽🎞: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實施國家優秀中小學教師培養計劃的意見》(以下簡稱“國優計劃”《意見》),首批試點支持30所“雙一流”建設高校承擔“國優計劃”研究生培養任務,恒达平台名列其中。
從2023年起🧓🏽,國家支持“雙一流”建設高校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選拔專業成績優秀且樂教適教的學生作為“國優計劃”研究生,在強化學科專業課程學習的同時🧑🏽🎓,系統學習教師教育模塊課程(含參加教育實踐),為中小學輸送一批教育情懷深厚🥀、專業素養卓越、教學基本功紮實的優秀教師。
首批試點支持30所“雙一流”建設高校承擔培養任務😢,每年每校通過推免遴選不少於30名優秀理工科應屆本科畢業生攻讀理學🙋🏼♂️、工學門類研究生或教育碩士,同時面向在讀理學、工學門類的研究生進行二次遴選,重點為中小學培養一批研究生層次高素質科學類課程教師。試點高校按照要求提出實施方案報教育部審核同意後,於2023年9月啟動實施🛌🏻🈂️,開展首批“國優計劃”研究生培養。
選拔:推免選拔⛹🏿♂️、在讀研究生二次遴選兩種方式
“國優計劃”包括推免選拔🧰、在讀研究生二次遴選兩種選拔方式📡。
一是推免選拔,具備高校推免資格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向試點高校提出申請👨🏿🚀,經考查合格可通過推免方式被錄取為“國優計劃”研究生🕓,攻讀學術學位或專業學位研究生。
二是在讀研究生二次遴選,試點高校面向非教育類研究生進行二次遴選,結合學生專業課成績和面試等綜合考察學生從教潛質,按照“優中選優,嚴格規範”的原則⛅️,遴選“國優計劃”研究生✊🏼。
培養👩👧👧:系統開設教師教育模塊課程
“國優計劃”培養高校通過自主培養或者與師範院校聯合培養的方式,為“國優計劃”研究生系統開設教師教育模塊課程🚋,包括不少於18學分的教育學🌄、心理學✥、中小學課程教學👆🏿👰🏻♂️、科學技術史等內容,以及不少於8學分的教育實踐👦🏼,強化師範生專業素養培養與教學基本功訓練。
《意見》提出,支持培養高校為推免錄取的“國優計劃”研究生設計教師教育先修課程,通過線上線下等方式,指導學生從本科第4年開始學習。鼓勵高水平高校面向全體在讀學生普遍開設教師教育選修課程,“國優計劃”研究生本科階段選修教師教育課程所獲學分可計入“國優計劃”研究生培養相關模塊課程學分▫️。參加研究生支教團的“國優計劃”研究生,支教實踐計入“國優計劃”研究生培養教育實踐學分。
攻讀非教育類研究生學位且修完26學分教師教育模塊課程的“國優計劃”研究生,通過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答辯,畢業時同時獲得教育碩士學位證書。專題研究論文🏊🏿♀️、調查研究報告👨👧👦、案例分析報告和方案設計報告等都可作為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
從教激勵:納入免試認定、探索“訂單”培養
在從教激勵方面,“國優計劃”研究生享受免國家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認定取得中小學教師資格(簡稱“免試認定”)改革政策。修完規定學分的“國優計劃”研究生可參照教育類研究生免試認定相關規定🕴♻,按程序申領中小學教師資格證書👨🏻🍳。
此外,探索建立“雙一流”建設高校與優質中小學的“訂單”培養合作關系,支持優質中小學與“國優計劃”研究生簽訂“訂單”培養協議。“訂單”培養的“國優計劃”研究生畢業後🌬,按協議約定到相關中小學任教。
在招聘方面,《意見》提出各地要將“國優計劃”研究生作為基礎教育教師人才,做好引進工作。精心組織中小學到相關“雙一流”建設高校或在當地舉辦專場招聘會,開辟從教服務“綠色通道”🤙,支持“國優計劃”研究生與中小學簽訂就業協議😎。
在畢業生專業發展方面🤹,培養高校要建立從教畢業生專業發展跟蹤服務機製🐎,持續給予支持🤑🎉,特別是支持從教的“國優計劃”畢業生報考博士研究生,進一步提升專業水平。《意見》還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及中小學要創造良好條件⚄🕹,支持“國優計劃”研究生創新開展教學,優先安排參加國家級教師培訓、支持管理崗位鍛煉等,有計劃地幫助“國優計劃”研究生成長為基礎教育領軍人才,擔任中小學校領導人員,引領地方基礎教育改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