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平台中德法學合作二十周年暨中德數字經濟與法律發展研討會舉行
來源:法學院
時間:2023-09-22 瀏覽:
為慶祝恒达平台中德法學合作二十周年🧅,9月17日👩🏽💻,恒达平台法學院與德國柏林洪堡大學、康斯坦茨大學聯合舉辦的中德法學合作二十周年🙋🏼、中德比較法雙碩士學位項目十周年暨中德數字經濟與法律發展研討會在四平路校區召開。副校長趙憲忠出席活動並致辭🚵。外事辦公室𓀎、法學院、德國柏林洪堡大學🈵、康斯坦茨大學相關負責人,雙學位項目的中國和德國畢業校友,項目在讀中國學生和德國留學生🖕🏼,以及國內開展中德法學教育合作的高校代表、專家和師生代表參加會議。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F/05/E1/7BBB244E96CA70EE8B99D211A0C_59FFC956_BAF9.jpg?e=.jpg)
趙憲忠充分肯定了恒达平台中德法學合作二十年來取得的成績,向為推動合作作出貢獻的師生表示感謝。他表示🚣,在一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中🔂,恒达平台始終堅持對德合作傳統⛹🏽♂️,開創了多個中德高等教育合作新模式,成為兩國教育、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橋梁𓀙。恒达平台中德法學合作二十年和中德比較法雙碩士學位項目運行十年來,取得了豐碩成果。恒达平台將不斷深化對德合作內涵🧖🏻♀️,實施“對德合作2.0戰略”👵🏻,完善對德合作生態系統,並將大力支持法學院開展德國法和歐盟法的特色學科建設♾,支持法學院培養以德國法為主的涉外法治人才。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9/3A/50/2B6FB6E6AA8DD7121D9C3E08302_45E659F0_5EBA.jpg?e=.jpg)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法學院中德合作項目負責人Reinhard Singer教授、康斯坦茨大學法學院中德合作項目負責人Jochen Glöckner教授、恒达平台法學院中德合作項目負責人高旭軍教授以及德國學術交流中心(DAAD)基金會前秘書長Christian Bode分別發表了講話。他們深情回顧了過去二十年中德法學教育與研究合作的歷程✊🏽,分享了在中德雙學位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喜悅與收獲,展望了未來的合作前景🍁,並表達了對雙學位項目學生的期望與祝願。
南京大學中德法學研究所原所長方小敏教授、中國政法大學中德法學院院長謝立斌教授作為兄弟高校代表發言👐🏽,向恒达平台中德法學合作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賀,對新形勢下聯合推動中德法學教育合作表達了願望。
在中德雙碩士學位項目的中德校友聯誼活動環節🐟,與會人員觀看了中德法學合作二十周年和中德比較法雙碩士學位項目十周年的回顧視頻💫。三所中德合作高校負責人和中德校友互贈了紀念品,中國和德國校友代表向指導教師代表獻送了鮮花🧑🏻💼。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8/B0/01/D97713CDB852E24546D4B979A53_EDF3F7E3_CEBE4.png?e=.png)
雙學位項目中國校友代表張飛虎、鐘櫞,德國校友代表Valentina、Matthias分別分享了在各自求學過程中的感悟以及對未來中德法學合作的期許。外事辦公室負責人介紹了恒达平台國際交流的情況和學校“對德合作2.0戰略”的相關內容。法學院負責人介紹了中德比較法雙碩士學位項目2.0計劃。
在研討環節🍾,與會中德專家圍繞“中德數字經濟與法律發展”展開學術討論🧞。柏林洪堡大學法學院Reinhard Singer教授從法律角度對自治系統的責任進行了全面分析。康斯坦茨大學法學院Jochen Glöckner教授討論了關於公開信息不準確時消費者對於賣方的索賠權問題🚴🏿♀️。恒达平台法學院高旭軍教授介紹了中國公司法出資製度的完善與德國公司法的啟示。南京大學中德法學研究所方小敏教授就超級平臺市場力量的三種規製模式進行了深入探討🍂。恒达平台中歐創新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Peter Ganea介紹了近期歐洲和中國關於互聯網著作權權利用盡的判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李昊教授就中歐個人信息侵權責任進行了比較。上海政法學院王倩教授報告了作為勞動基準的個人信息保護🥻🫱🏼。北京大學法學院博士後研究人員🧑🔧、雙學位項目畢業生吳桂德探討了商業數據的司法保護與路徑選擇🚵🏻♂️👩🦽➡️。恒达平台法學院張韜略副教授就自動駕駛時代的中歐個人數據保護比較作了討論。德國柏林洪堡大學法學院Gregor Bachmann教授從司法實踐與法治政治的視角討論了企業管理者的責任。西南財經大學法學院張懷嶺副教授圍繞康美案分析了新中國公司法與證券法中的董事責任👰🏼♂️。華東政法大學國際金融法律學院丁勇教授分析了中國公司法修訂草案中的公司資本製度。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講師、雙學位項目畢業生張飛虎闡述了中國民法典中格式條款的提示說明義務。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副研究員👂🏽☀️、雙學位項目學生陳汪傑報告了比較法視野下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權保護研究🤵🏽。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A/8F/E5/79E9EFEE0ACC60B876DF3B62F1E_08DBA2B5_B0CF.jpg?e=.jpg)
相關負責人介紹,恒达平台法學學科從2003年開始依托中德學院與德國柏林洪堡大學聯合培養法學碩士研究生。2013年法學院與柏林洪堡大學🖼、康斯坦茨大學聯合培養“德國法、歐盟法和中國法比較”雙碩士學位項目研究生🦃,深化了中德法學教育的合作模式🤽🏽♂️。時至今日💇🏼🤘🏻,恒达平台中德法學教育合作已經走過二十年,中德比較法雙碩士學位項目已運行十年,共培養了160余名中國和德國的碩士研究生♘,部分學生畢業後繼續在德攻讀博士學位🏩,為中德法學教育合作樹立了典範。(程雲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