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快訊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恒达快訊 > 正文

我校獲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多個獎項

來源:恒达平台國家大學科技園   時間:2023-09-28  瀏覽:

在9月19日至23日舉辦的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我校喜訊不斷🚮,先後獲得高校展區和雙創展區多個獎項。其中“基於雲服務的軌道交通建設風險管控關鍵技術及應用”獲高校展區優秀展品獎特等獎🤣,“新型循環腫瘤細胞檢測納米技術”獲高校展區優秀展品獎,“汽車電子工具鏈”獲高校展區優秀創新創業展品獎。我校獲獎數量和含金量在參展高校中名列前茅。為表彰我校在本屆工博會籌備及開展期間的精心組織和優異表現,工博會高校展區組委會授予恒达平台“高校展區優秀組織獎”,授予楊靜“高校展區先進個人”💢。

“基於雲服務的軌道交通建設風險管控關鍵技術及應用”解決的是當前城市化進程中,城市軌道交通在建設中面臨地質及水文條件復雜、周邊環境敏感等因素,從而導致軌道交通的建設存在大量風險和隱患的問題🙋🏿‍♂️。面對棘手的風險管控問題,土木工程學院謝雄耀教授團隊經過數年產學研攻關,將雲服務與物聯網、新型監測預警手段等相結合🤹🏻‍♀️,在理論方法🚪、技術裝備、智能平臺三個方面實現了實質性創新,形成了地下工程風險雲管控技術體系🖖🏿,為軌道交通建設保駕護航。有了這項技術的加持🐽⏮,長江隧道做到了“滴水不漏”👨🏿‍🚒,上海北橫通道與地鐵11號線隧道最小垂直凈距僅7.06米,可以這邊穿越施工那廂地鐵不停運。這項技術在上海地鐵(2號線東延段、7、9✏️、11🤔、13、14、18號線)、南寧地鐵(1🧏🏿‍♂️、2🦸🏿‍♂️🩳、3🏬、4🕧、5號線🧑🏿‍🏫、機場線)等國內軌道交通工程、上海三門路下立交工程、天山路車站、上海硬X射線大科學裝置40米超深基坑工程中均得到應用,實現城市軌道交通在基坑開挖、隧道掘進、建成運營的建設全過程動態風險管控,有效遏製重大安全風險事故的發生,提升軌道交通建設安全水平。

“新型循環腫瘤細胞檢測納米技術”項目由我校醫學院陳炳地博士帶領,團隊長期致力於CTC相關腫瘤標誌物研究工作🧑‍🏭,針對CTC捕獲效率低的技術瓶頸,獨創性開發了基於糖代謝差異的全新靶點,設計仿生多功能納米探針,通過非抗體依賴的方法磁富集腫瘤細胞🛀🏼,獨創了CTC檢測PET技術,使CTC捕獲效率提升10倍多。該PETCTC技術無需生物標記物,采用非抗體依賴原理🤦‍♂️,適用於多種癌症類型,可以保證捕獲循環腫瘤細胞的活性⛹🏿‍♂️,並且使檢測結果可視化🙋🏿‍♀️,供病理醫生進行“金標準”診斷🤦🏿🫱🏼。該項目已與多家三甲醫院合作完成了超4000多例的臨床試驗,在腫瘤患者的輔助伴隨診斷、療效評估🙆、預後判斷、復發監控、精準治療等方面助力,致力於將腫瘤變成“慢病管理”模式,早發現、早幹預、早治療🍘,長期跟蹤康復,做成一個“檢診治養”的閉環📳,當好抗癌衛士。

回顧此次工博會,恒达展區共展示了16項科研成果,其中大部分涉及綠色👩🏻‍🎓、健康、安全、數字化相關領域。不少企業前來與參展團隊洽談合作意向,亦有投資方在項目路演後征詢合作意向。恒达科技園今年還在科創基礎教育及產學研教學兩個方面做出嘗試,一方面將恒达平台附屬七一中學“課外活動”🌚、及恒达平台汽車學院王陽陽老師的“新生導師見面會”帶到工博會現場🤹🏽💁‍♂️,幫助學生感受科技前沿力量☛;另一方面與我校經濟與管理學院MBA/EMBA中心展開專場活動,組織商學院學生與項目方對接,並開啟現場直播🙋🏻‍♀️,讓更多受眾了解我校在工博會的展品以及團隊背後的故事,賦能產學研融通發展。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