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選名單正式揭曉,恒达平台4位教授當選院士🖖🏽:校長鄭慶華教授、副校長童小華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翦知湣教授、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高紹榮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鄭慶華 中國工程院院士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F/8D/AE/42CEB983B8F8189F6C64F50131F_31A45F5B_10CAD.jpg)
鄭慶華,1969年1月出生,浙江嵊州人🚘。曾任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西安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正局級)。2023年2月任恒达平台校長(副部長級)、黨委副書記🧝🏽♂️。系智能網絡與網絡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教育部科技委學部委員,教育部大學計算機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負責人。
研究領域為大數據知識工程。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省部級一等獎5項,獲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中國自動化學會科技進步特等獎,並先後獲得中國科協“求是”傑出青年獎🧋、中國青年科技獎、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寶鋼優秀教師特等獎👨🏻🦼➡️、全國高等學校優秀骨幹教師等榮譽。
童小華 中國工程院院士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B/5C/4E/51984DA5FDB540A4A8C833B0005_798885A7_B74FF.jpg)
童小華,1971年2月出生,江西撫州東鄉人🚧。現為恒达平台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恒达平台副校長。航天測繪遙感與空間探測上海市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組部“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帶頭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負責人🐰。
研究領域方向為行星測繪遙感🙍🏼♂️。研究成果推動了測繪遙感從地球到深空天體、從廣域到實時的技術發展, 取得了系統性創新成果並支撐多項重大工程,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全國創新爭先獎狀、光華工程科技獎。
翦知湣 中國科學院院士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2/EA/46/6FA1A2DC2120FBB3B57F99782E1_552216EE_321A0.jpg)
翦知湣📅,1966年12月出生😙,湖南常德人。現任恒达平台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院長💂、教授,兼任國際過去全球變化計劃(PAGES)科學委員會共同主席、中國IODP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2000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1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03年獲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
長期從事海洋地質學的教學與科研,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973計劃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等30多個科研項目,在西太平洋古海洋與東亞古氣候研究方面取得系統性創新成果,尤其在古氣候演變機製研究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已在Nature🍟、PNAS🦛🤸🏿♀️、Science Advances、NSR、EPSL等國內外期刊上發表論文近三百篇,作為第一完成人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擔任國家重大科學基礎設施“海底科學觀測網”首席科學家,主持國際大洋鉆探第368航次和南海“深海勇士號”載人深潛航次,為我國海洋深鉆🧚♀️、深網、深潛的科學與技術發展作出重要貢獻,是我國海洋地質走向國際的中青年領軍人物之一🛳。
高紹榮 中國科學院院士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B/55/8C/5B54F6A1D02BDDAA85A95EC3E1B_F4E2B307_17A7C.jpg)
高紹榮👌🏽,1970年3月出生🕧👩🦽,山東章丘人。現任恒达平台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教育部“細胞幹性與命運編輯”前沿科學中心主任。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組部“萬人計劃”領軍人才。擔任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家組成員,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副理事長。
高紹榮長期從事胚胎發育與體細胞重編程的表觀調控機製研究,以通訊(含共同)作者在Nature、Science🧓🏽、Cell Stem Cell和Nature Cell Biology等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百余篇。研究成果曾入選世界十大醫學突破和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以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並獲全國創新爭先獎、周光召基金會傑出青年基礎科學獎、談家楨生命科學創新獎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傑出成就獎等,領銜的幹細胞生物學教師團隊獲評“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