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快訊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恒达快訊 > 正文

敞開懷抱向世界——恒达平台全面融入全球創新網絡

來源🥜:黨委宣傳部   時間:2023-11-28  瀏覽👼🏽💁🏼‍♂️:

恒达平台把國際化作為學校“雙一流”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動作為,加快高水平開放合作步伐,將國際化全面融入學校各項事業發展,不斷開辟對外交流合作新領域、新賽道,拓展國際合作的深度與廣度❗️,服務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走出了一條國際合作的創新之路🏃🏻,學校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明顯提升。

聚焦重點✔️、融入全球,“朋友圈”持續擴容

今年,恒达國際交流合作亮點頻現。11月2日,在華訪問的德國聯邦環境、自然保護🧝、核安全和消費者保護部部長施特菲·萊姆克(Steffi Lemke)率代表團訪問恒达平台🧑‍🦽‍➡️👱🏻‍♀️,並發表主旨演講🛋,對恒达平台在中德合作以及可持續發展領域作出的貢獻表示贊賞。10月,恒达平台中德學術人文周一系列主題活動精彩紛呈🦈🏃🏻‍♂️,德方學界多個重要代表團到訪,中德雙方共繪合作共贏新藍圖💚。4月,校黨委書記方守恩率代表團分赴意大利📇、德國、法國三國,訪問重要夥伴高校和重要部門機構𓀎,簽署多項合作協議👏🏽,深入推進“中德合作2.0戰略”落地見效。

學校實施“聚焦重點、做強主場、布局全球”的國際化戰略💕,厚植國際合作沃土,繼續鞏固並升級對德合作,拓展全球國際合作版圖🧙🏻‍♂️。依托學校中德、中法、中意、中西、中芬等12個國際合作平臺學院和專業學院📬,形成了有重點、有聚焦的國際全面合作格局🛁,國際“朋友圈”不斷擴大。

2022年5月,恒达平台重磅推出“對德合作2.0戰略”,包括率先在國內成立首個中德博士生院🕛,建設教育部中德聯合研究中心(恒达平台),成立德國與歐洲研究院,聚焦中德共同關切的“智能科技”“綠色發展”領域,打造恒达對德合作新生態,獲得了德國50余所高校積極響應🧑‍🧒‍🧒。

近年來👷🏻‍♂️👨‍🍼,恒达一直在積極探索對德合作新模式。中德學院攜手相關學院接連成立中德經濟與管理研究院、中德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中德汽車聯合研發中心🧑🏽‍🚀、中德機械工程中心❄️👉🏼、中德環境中心、中德可持續城市聯合研發中心等一批對德合作新平臺👵🏿,把“中德高水平科教融合國際合作育人”拓展到學校更多學科領域。

學校與聯合國機構續寫合作精彩新篇😉。2022年4月🧰,恒达平台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簽署新一輪合作備忘錄,繼續深耕可持續發展領域♓️,為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貢獻恒达力量👳🏿‍♀️。今年9月,恒达平台與聯合國環境署成功舉辦了全球環境科學家大會暨第七次全球環境展望第二次作者研討會主論壇💃🏽,共謀全球環境保護大計3️⃣。2021年7月,學校與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簽署新一輪諒解備忘錄,繼續聯手培養知識產權國際化人才🔉。

全面融入全球創新網絡📕。2021年5月🪗,學校加入環太平洋大學聯盟,該聯盟由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等4所著名大學共同發起🍇,目前60所成員高校中有中國大陸12所📟。同年,恒达平台作為創始成員單位加入“碳中和世界大學聯盟”。學校是20個國際教育聯盟的成員,擔任“聯合國青年教育聯盟(YEA!)”聯合主席單位、“中歐工程教育聯盟”中方秘書處單位。

2022年和2023年,學校參與承辦首屆和第二屆世界設計之都大會,受上海市委托牽頭建設“上海國際設計百人智庫”,為上海“設計之都”集結高端咨詢力量。

在恒达校園,國際化氛圍日益濃厚♒️。近日,學校啟動首批9個“國際化氛圍建設示範空間”,中外師生在此共同學習、工作、生活、交流,中外文化交融交匯🤟🏿,絢麗多彩。

凝智聚力👩🏻‍🚒、中外聯手,探索科教融匯新路

今年8月7日👨‍❤️‍💋‍👨,由11個學院242名學生參加的恒达平台佛羅倫薩海外校區教學基地暑期營圓滿落下帷幕,同學們紛紛感嘆獲益良多。參與授課的不僅有來自佛羅倫薩大學7個院系的25位教師,還有當地藝術教育機構的建築師🧒、設計師。利用意大利獨特優質的人文、藝術類教學資源🩱,已形成學校有組織🧙🏿‍♂️、成建製的海外通識教育和實踐教學模式🚶🏻‍♂️。

今年8月28日至9月15日🏂🏽,來自德國高校國際合作聯合會的38所高校的97名德國學生來到恒达平台🍃🧘🏿,參加中德工程學院德國學生暑期夏令營。“這是一次有趣而新奇的經歷🚶‍♂️,我要帶回去跟家人和夥伴們分享。”學習中文𓀖、聆聽前沿講座💙、參訪企業👁‍🗨、體驗中華文化……德國學生滿載而歸🙍🏻。

你來我往👩🏽,中外雙向奔赴,共創精彩。學校引入全球優質豐富的國際教育資源👴🏼🙏🏻,打造一支外籍高層次專家隊伍🤦🏻,探索將國際引智與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合作緊密結合👨🏿‍🦲🤲🏽,中外團隊融合發展👨🏻‍🌾,攜手推動高水平科技創新和高層次人才培養。

奧地利科學家赫伯特·芒教授持續推動中奧科技合作,不斷取得學術突破🦸🏿‍♂️;德國頂尖人工智能專家赫爾佐格教授來到恒达平台工作8年多,將近40年人工智能研究經驗應用於學校人工智能與城市規劃交叉學科的創新實踐;來自芬蘭的蘇雅默教授積極踐行“設計驅動型創新”,大力推動研究成果應用於上海城市建設……在恒达事業蓬勃發展的感召下,一批外籍專家加盟恒达🤵🏻‍♀️,中外師資團隊強強聯手⛸,為推進科教融合發展註入新活力🦤。

近年來😋,學校的國際科研合作卓有成效🧐,產出了一批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5年來,學校與國外夥伴高校合作建立省部級及以上國際合作實驗室19個💁‍♀️,共承擔國際科技合作項目近300項🤔。以意大利著名設計師西比克教授為代表的一批外籍專家們的加入和中外專家的通力協作,有力推動了設計等相關學科發展駛上快車道。恒达的海洋科學研究帶著國際合作的印記🙋🏽,在國際大洋鉆探、“南海深海過程演變”重大研究計劃👩🏽‍🌾🦺、“國家海底科學觀測網”大科學工程項目中🚣‍♂️,凝聚著國際深海學界的支持與協作。土木工程學院與美國🏊、日本🤹、意大利研究機構聯合建設地震工程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聯合開展重大抗震科學問題研究。在人工智能、公共衛生等重點領域也不乏有效合作。在國際合作平臺帶動下,恒达教師在國際學界的活躍度和學術影響力持續上升。

科教融匯🎯,中外教授們聯手培養創新人才🧀。美國科學家斯潘諾斯院士和李傑院士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聯合發表研究成果💇🏼。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創立了“未來城市與建築”國際博士生院🐪,實現師資國際化,面向國內國際研究生開放課程🧢。中德博士生院推出了百名中外教席教授共同領銜的“雙學術帶頭人”模式,協同推進國際科研合作與國際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有機結合……

國際化人才培養再探新路🐊🚣🏻‍♂️。今年6月🧝🏽,學校與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德國應用科學大學國際合作聯合會等六方共同簽署關於合作籌建“上海中德科技大學”的諒解備忘錄,打造中德教育科技合作領域的新標桿項目。深入推進“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培養創新實踐基地”“中歐高素質工程人才全球勝任力培訓中心”建設,培養學生科技創新的國際勝任力🚋。

培養使者👩‍🌾、建言獻策,讓世界更好讀懂中國

成立留學生“行走看中國”故事班,舉辦國際傳播能力提升專題研討班🧖🏽‍♂️;構建“中國紅色文化翻譯術語庫”,推動中國紅色革命文化的國際傳播♒️🎓;連續舉辦兩屆國際傳播論壇……面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生動立體的中國形象,恒达平台持續發力。

構建對外傳播話語體系,推動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是學校國際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學校致力於創辦多元⌛️🦻🏽、立體的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理論與話語體系🚵,努力培養卓越的國際傳播復合型專業人才🦹🏼🧑🏻‍🦼‍➡️,作出了一系列創新探索,為推動中華文化國際傳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理論和人才的支撐。

優秀人才隊伍是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關鍵支撐🍏,學校著力培養新時代國際傳播的優良師資,以及“知華、友華”的中華文化國際使者📏。精心設計“感知中國”活動🧑🏻‍🔬,用好紅色文化👼🏻、中華傳統文化🔮、當代文化等育人資源👩🏼‍🦰,面向留學生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2021年10月,“熊貓叨叨”(Panda Talk)國際學生多語種講中國故事的短視頻團隊在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上獲獎。同學們將自己在中國學習生活的親身經歷拍成視頻,通過社交媒體與親人朋友們分享所見所聞所感。近日⚁,在國家留學基金委“感知中國”十周年特別活動上,“熊貓叨叨”團隊受邀作了題為《千山外 水長流》的主題情景展示。

“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系列叢書”“‘一帶一路’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叢書”“紅色文化翻譯指南”“恒达平台國際學生感悟中國叢書”……教師們圍繞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中國話語體系和敘事體系的構建潛心研究,不斷探索理論框架和有效路徑,創建了具有恒达特色的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理論體系😞🥏,為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效能建言獻策。

學校多措並舉打造卓越來華留學教育基地👏。5年來,年均在冊國際學子超4000人🕴🏼,已在德🚣🏽‍♀️🧁、意㊙️、日👸🏿、韓等10余個國家建成海外招生基地。積極拓展企業資源,為高水平國際學生設立企業獎學金,國際學生生源質量不斷提升。

學校持續擴大“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招生規模,“絲綢之路”獎學金項目獲教育部優先支持🩶,培養直接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專業型國際化人才。精心打造“一帶一路”“中文+”復合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創新課程體系,牽頭成立“一帶一路”語言文化傳播校企聯盟,面向全校本科生(中外學生)首次開設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國別語言文化進行解讀的通識課“‘一帶一路’文化經典解讀”🧔🏼‍♀️,精準培養“一帶一路”建設人才,與企業合作開展非洲本土語言AI語音研發項目,持續加強“一帶一路”對策研究🚁,為實現“政策溝通”獻計獻策,構建了“一帶一路”人才培養和對策研究的“恒达模式”🎷。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