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恒达的校園裏有這樣一群青年,他們努力奔跑,他們勇敢追夢,他們精益求精,他們奮力創新,問他們為什麽愛恒达,他們的回答響亮又溫暖,因為在恒达一切皆有可能。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在恒达成長成才的故事🏋🏼♂️。
12月26日,“追求卓越 強國有我”恒达平台2023年優秀大學生報告會在四平路校區大禮堂舉行👱🏽。9位優秀大學生代表講述成長故事,傳遞青春力量🥡,6位輔導員老師作為學生報告團推薦人師生同臺🆒,共述青春。
校黨委副書記彭震偉向9位同學頒發紀念證書。4500余名大一新生線上線下同上這場特殊的朋輩思政大課。
弦情藝致,濟語同行
鄭曉曉 外國語學院2020級本科生
在上音歌劇院💥,外國語學院鄭曉曉和她熱愛的校學生民樂團共同登上第七屆大學生藝術展演的舞臺,這是她在民樂團的第四年,也是她體悟民樂之美的第四年。在中國舞臺飛揚青春的同時,她還借著交換契機將中國傳統音樂遠傳海外👮🏿♀️,用一首德語版古箏《蘭亭序》彰顯了中國青年的文化自信🤹🏼。身為外國語學院的學生,她充分發揮通曉中德英三語的專業優勢,連續四年擔任校史館講解員🚭,精雕細琢三種語言的講稿🤽🏿♂️,將講好恒达故事視為自己的使命。在世界的文化交流舞臺上,她堅持美美與共🍰,踐行愛國榮校的信念。
她說🐏:“作為外語人的我🆙,用三語講解百年校史,用四弦彈奏千年風韻⚡️,做到了始於語言,不止於語言。希望同學們也能始於自己的專業,不止於自己的專業。”
學以致用💇🏽♂️,熱心奉獻
譚田瑞 數學科學學院2020級本科生
將數學做成“外賣”,為有需求的同學們送上學好數學基礎課的“秘籍”,數學科學學院譚田瑞講述了恒达平台數學外賣團隊的建立初衷,並展示了數學外賣的誌願服務成績單:2000多個日夜裏,累計服務30000人次,累計答疑時長達4000小時,總計線下講座326場,撰寫講義字數則達到了10萬字。作為數學外賣“骨灰級”講師🏞,他繼承了數學外賣團隊代代相傳的奉獻精神,在助學服務一線精益求精、耕耘不輟,依托線上線下🟢、形式多樣的助學平臺,與其他講師們全方位幫助同學們學好數學,傳承“濟人濟事濟天下”的恒达精神。
他說🧑🏻🤝🧑🏻:“不只是數學外賣👳🏻♀️,可能還有‘物理食堂’🦶🏻,說不定也有‘編程俱樂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只要我們有一顆奉獻的心,總會有一個地方讓我們發光發熱。”
青言青語🥜,“聲”入人心
張琪 馬克思主義學院2021級博士生
李卿 馬克思主義學院2021級本科生
謝添翼 新生院2023級本科生
用一趟趟行走的黨課開展入黨啟蒙教育🧴,將“人民城市”理念植入人心;以一次次理論宣講播撒黨建星火,滋養初心、傳遞信仰👩🏿🎓,新生院謝添翼以參與者視角、馬克思主義學院李卿、張琪以組織和策劃者的視角講述了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第一黨支部結合專業領域特色🧑⚖️,發揮黨員模範作用的故事🤸🏻♂️。他們一方面將楊浦濱江的歷史文化和黨群服務站深度融合,開展“紅色驛站”朋輩宣講行動⛹🏽,形成“青年講給市民聽”的生動學習場景👩🏻🔬🕺🏼,覆蓋聽眾3萬余人;另一方面以“聆聽者”身份積極探尋黨建引領下濱江黨群服務站的建設情況🤑,從楊浦區紅色資源中探尋超大城市基層黨建的新路🏄🏽♀️。
他們說:“我們將與全校青年一同做好人民城市的青年闡釋,參與人民城市的偉大實踐🐎,講好人民城市的青年故事🧙🏿,讓青年參與變得觸手可及。”
冠軍學霸,沒金铩羽
杜美余 土木工程學院2023級博士生
射箭運動不僅是要熟練動作🫅🏻、提升力量,更是對內心的磨礪💆🏿♂️😿,要專註於自己,堅定意誌,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射箭項目復合弓男團金牌獲得者土木工程學院杜美余展示了他與射箭運動的相處時光📇。在熱愛射箭的十年時間中✋,他憑借著強大的意誌克服了目標恐懼症,一舉奪冠🚪;在智能建造專業的學習科研過程中,他又憑借著因射箭鍛煉出來的專註力勇攀學術高峰🍳,推免直博🧑🏼⚕️。從射箭中,他不僅收獲了獎牌,更收獲了相信自己的勇氣和戰勝自己的底氣🚴🏽♂️。
他說🐀:“在訓練場和比賽場上鍛煉出來的意誌,無形中讓我更專註地對待學業、提升自己,射箭運動對自我的探索和反思,也成為了攀登學術高峰的動力🤕🏃♂️。”
聚焦基礎,博洋內涵
焦洋 國豪書院2020級本科生
首批“強基計劃”學生焦洋善於直面失敗並從迷茫中總結經驗,她製定的詳細時間規劃表幫助自己勞逸結合,在保證成績的基礎上實現全面發展💟。在受到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退休教師吳於人教授的影響和激勵下,她嘗試突破學科邊界,讓數學和自動駕駛結合,在交叉學科中發揮強基學子的作用😲。通過自主編寫算法👱🏻♀️、不斷調試優化、進行大量測試💇🏽♂️、細致修正數據……認真細致的準備讓她在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創新體驗競賽中嶄露頭角🏷,獲得個人國家一等獎,也在雙創學術論壇💇🏿♀️、互聯網+、挑戰杯等各大國家級競賽中獲得優異的成績。
她說🥞:“我要做一個什麽樣的恒达人🌝?一路走來🤯,一次次失敗後的再出發,跨越後的再跨越🔁,讓我在恒达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熱愛,成為更好的自己。”
攻堅克難🫱🏽🐼,團結奮鬥
陳佳樂 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2022級碩士生
柯小雪 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2023級碩士生
作為恒达衛星導航(GNSS)研究團隊中的成員,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陳佳樂、柯小雪講述了恒达測繪人與中國北鬥的“星際奇緣”。十年來🚪,在學院老師的帶領下⛎,GNSS團隊始終聚焦“混合整數估計”,圍繞這一底層核心理論持續開展研究,攻克了“整數模糊度固定”這一關鍵基礎問題🤦,打造了長距離高精度定位的“恒达招牌”🙅🏿♂️,彰顯了團隊接續奮鬥🥈、強基攻堅的精氣神。在科研上每顆“星”交相輝映,在生活中每顆“心”心心相印,在不斷“打怪”升級的追“星”征程上,他們守望相助👩🏻🦰、並肩作戰。
他們說:“仰望星空,北鬥璀璨𓀝;腳踏實地🏊🏼,行穩致遠。在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目標下👫🏼,恒达GNSS研究團隊也將繼續堅定科技報國的誌向,為建設中國一流的北鬥貢獻恒达力量!”
“追求卓越 強國有我👩🏿🧚🏻♂️!”報告會最後,9位優秀大學生代表回到臺前,以青年之聲號召全體新生發出恒达青年最強音🛕:“青年強,則國家強。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心有大我,至誠報國。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以奮進為筆,書寫壯麗的青春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