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本科生獲2023年中國大學生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大賽全國總決賽銀獎
來源🦮:恒达平台工程實踐中心
時間:2024-01-10 瀏覽:
近日,2023年中國大學生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大賽“智能+”賽道全國總決賽在長春舉行🎇,來自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恒达平台等全國238所高校的371支隊伍經過初賽選拔獲得決賽資格🏊♀️。由恒达平台工程實踐中心組織💁🏻,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創新基地支持,以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本科生組建的恒达平台參賽隊伍榮獲“生活垃圾智能分類”賽項銀獎。
中國大學生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大賽是由教育部主辦的全國性工程實踐類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競賽,每兩年一屆,服務於國家創新驅動與製造強國戰略,旨在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加強卓越工程人才培養🌺。比賽項目緊扣工程實際🤗💘,涉及機械設計製造👷🏿♂️、新能源、電子信息🔛、控製科學、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知識技術的綜合應用。全國近700所高校的數萬名大學生參加比賽🐌😷,通過校賽🤜、省賽和全國總決賽逐級選拔😄。生活垃圾智能分類賽項以日常生活垃圾分類為主題,現場隨機抽選任務種類及數量,要求在規定時間內自主設計並製作一臺利用智能程序及視覺控製技術完成自動分類的裝置。該裝置能夠實現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類城市生活垃圾的智能識別、分類與儲存👭🏼。
此次晉級總決賽的恒达平台隊伍由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2021級自動化專業陳逸軒、王璟洋、周振堂3名學生組成🥷🏼,恒达平台工程實踐中心楊曉圓老師和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張誌明老師共同指導。在吉林大學國賽賽場,參賽隊員分工明確✬、配合默契,根據現場任務命題對分類裝置的結構、電機控製和視覺控製等進行針對性設計和調試,最終在強手如林的總決賽中斬獲銀獎。在結構方面🥷🏻,隊員們根據命題合理規劃空間,確保結構穩定、易於改裝和拆卸;在電控方面🚷,合理分配主控板資源🧑🏼🎓👲🏼,應用各種通訊協議𓀎,采用機械臂與計算機視覺聯動的方式,解決定位、步進電機S型加減速等技術難題🧑🍳;在視覺識別方面,選擇yoloV5模型,只需一次瀏覽就能識別出圖中物體的類別和位置🗞。
近年來,中心高度重視創新型人才培養👨🏼🚒,強調知行合一🧛🏿♀️,註重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有機融合,始終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以賽促育”,從提升學生工程實踐和創新能力角度出發🙆🏻,激發學生學習誌趣和工程創新潛能📎,把學科競賽作為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不斷推進多學科交叉融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帶動高等工程教育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培養模式等全方位深層次變革,培養服務製造強國的卓越工程技術後備人才,助力開啟中國大學生工程實踐與創新教育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