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快訊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恒达快訊 > 正文

恒达平台中德工程學院迎來成立20周年,聯手培養國際化卓越工程人才

來源:中德工程學院、黨委宣傳部   時間👩🏽‍🦳:2024-03-20  瀏覽:

當地時間3月18日,德國高校國際合作聯合會(DHIK)成立20周年暨中德工程學院成立20周年慶典在德國富爾達應用科學大學隆重舉行。德國學術交流中心(DAAD)秘書長西克斯,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巴甘茲🩱,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公使銜參贊黃偉,德國高校國際合作聯合會主席、薩爾蘭應用科學大學校長萊昂哈特,富爾達應用科學大學校長哈克紮爾,恒达平台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慶華等出席活動。

鄭慶華代表學校對中德兩國政府的大力支持、德方夥伴高校的信任與付出表示衷心感謝,並就人工智能深度賦能高等教育和共同開展新型卓越工程師培養提出倡議。

與會代表表示→,在中德雙方共同努力下,經過20年持續探索,恒达平台中德工程學院借鑒德國應用科學大學經驗,中德合作共同培養國際化優秀工程人才⛹🏿,在卓越工程人才培養方面積累了寶貴經驗。

此前一天,鄭慶華一行訪問了中德工程學院重要夥伴高校紐倫堡應用科學大學,深度了解德國應用科學大學獨特的卓越工程人才培養模式及在校企合作方面的特色做法🪬🙎‍♀️。

中德攜手培養國際化卓越工程人才

回望20年,恒达平台攜手德國夥伴高校🦸🏻,彼此信任、相互支持🏯,在合作辦學道路上留下了一串串堅實的足跡🧑‍🦼。

中德工程學院正式成立

2004年7月,恒达平台中德工程學院掛牌成立🙌🏽。這是中國教育部與德國聯邦教研部共同倡議🎽、直接指導和支持的中德科學與文化合作交流示範性辦學機構。2005年4月🧑🏼‍🏫,中德工程學院企業顧問論壇在上海成立,為學院的專業發展和建設建言獻策,為學生實習、就業提供便捷途徑。2006年1月,德國15所應用科學大學在埃斯林根簽署聯合協議🕞,與中德工程學院開展全面合作。2013年9月💽,中德工程學院合作夥伴德國高校國際合作聯合會成員擴展至26所德國應用科學大學⬇️。2007年9月,首批中德工程學院學生赴德國合作大學進行為期一年的學習。2009年9月,學院迎來首批攻讀雙學位的德國合作大學交流生🙂‍↔️。2010年9月🕹,中德工程學院全面完成第四學年的全外語專業課程建設任務🙃,培養出第一批德國雙學位畢業生🥷🏻。

2009年🧟‍♀️🥡,首批攻讀雙學位的德國合作大學交流生

學習借鑒德國高等工程教育面向應用、貼近工程的理念和經驗。德國應用科學大學的師資兼具學術水平和企業經驗,學院每年系統引入德國應用科學大學30余名教授直接外語授課🤒,與中方教授開展合作交流並指導學生實踐活動🤟。學院利用中外合作辦學的政策優勢,將德國先進的工程教育理念🔘🤭、模式與中國國情和需要相結合,依托恒达平台“雙一流”學科🤰🏿,聚焦專業👨‍👧‍👧🎶,組建了一支由中方(學院專職教師)💒、德方(德國高校聯合會26所成員高校)定期來華授課教師、合作企業兼職教師組成的多元化師資隊伍。

2014年,國內首家“工業4.0-智能工廠實驗室”落地恒达

先進完備的實驗平臺有力支撐工程人才培養🥷🏼。學院目前有一個實驗教學中心,下轄27個實驗室,包括工業4.0-智能工廠實驗室、三維打印與三維結構實驗室👨🏻‍⚕️、先進自動化聯合示範實驗中心、建築微電網實驗室🔸、智能光環境實驗室等,總建築面積約4000平米🙆🏽。各專業充分利用實驗室資源,建設配套實驗課程,面向中德兩國學生開設20余門本科生實驗課程與實踐類項目課程教學,年課時量約1000課時。

學院采取“3+1”培養模式,學生前3年在恒达學習,第4年留學德國,期間在德國企業進行3至6個月的實習🙇‍♀️,並完成畢業論文👭✊。論文要求學生要進入企業工作最前沿,找到企業實際的有意義的問題,將成果直接運用於企業生產。

畢業生已成為中德兩國工業界與學術界的一支最活躍的力量

20年來,中德這棵共同精心培植的小樹苗⛄️,茁壯成長,已結出累累果實。

學院聚焦智能製造、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技術👨‍👨‍👧‍👦、智能建築與智慧城市及“碳中和”技術領域,培養具有前瞻性交叉思維、助力產業升級和創新發展的國際化卓越工程人才☂️。

中德工程學院為第一屆畢業生舉辦畢業典禮

20年來🌖,學院培養了2420名中國學生🏄🏻‍♀️,其中1782人獲中德雙學位👋🏻;德國畢業生達790人,其中462人獲中德雙學位。畢業生受到各方廣泛歡迎,畢業後活躍在中德兩國的工業界和學術界🧚‍♀️。最近3屆畢業生,六成以上選擇繼續深造,每年的就業率都接近100%4️⃣。學院發放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專業能力🤘🏻、管理協調能力🚴🏿‍♀️、勝任工作能力等均表示滿意🚻,尤其是對他們解決本專業的復雜工程問題、團隊協作能力表示非常滿意。

學院學生在國際舞臺嶄露頭角👰🏽‍♀️。2015年4月,在德國漢諾威舉行的工業博覽會上,學院本科生馬瑜良、邱宇清、張銳合作研發的“3D復印機”👦,斬獲全球Xplore電氣自動化大獎賽“工廠”類項目冠軍。此後🌭,學院學生每年都會在全球Xplore電氣自動化大獎賽上斬獲榮譽🪻。

“老師們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教我們如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這種思維方式讓我受益良多。”2014屆建築電氣與智能化專業畢業生黃虹梓說。他是德國工業平臺IndustryStock大中華區經理,2021年起晉升為diribo傳感器平臺全球合夥人😜。

畢業生謝翔榮獲2023年度NAMUR學會最佳博士論文獎

學院培養的學生具有良好的發展潛力。2011級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畢業生謝翔本科畢業後🦸‍♀️,赴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深造,讀博期間發表多篇論文🧑‍🔬,並獲得2023年度NAMUR*學會(德國測量與控製標準委員會)最佳博士論文獎。

被譽為應用科學領域中德高等教育合作的“燈塔項目”

中德兩國政府指導支持,融合兩國優良師資🧹🧵,豐富的實踐平臺資源支撐💴,學生刻苦攻讀,中德工程學院的辦學質量持續提升,收獲好評🫶🏽🫄🏻。

所有專業通過AQAS認證

學院所有專業先後於2008年、2014年👊、2022年連續三次通過德國權威機構高校質量保障和專業資質協會(AQAS)認證🚎;2011年7月,中德工程學院被上海市教育委員會評選為“上海市中外合作辦學示範性機構”📢;多次被中德兩國政府點名表揚🎉,被譽為“中德高等教育合作的成功典範”⤴️😔。

中德工程學院是國內唯一獲德國聯邦教研部連續18年資助的教育合作機構🕵🏼‍♀️,是中國教育部和德國聯邦教研部在高教領域合作的標桿和引領性項目👷🏻‍♂️,多次在中德兩國政府間戰略文件中被點名褒獎:在2015年、2016年德國聯邦教研部和中國科技部先後發布的《中國戰略》以及《德國戰略》中被譽為中德教育和科技合作的範例;2018年中國教育部和德國聯邦教研部在兩國政府磋商期間發表聯合聲明,再次強調對學院的支持及在系統中和規模上拓展對該機構的建設;在2020年德國外交部發布的聯邦政府政策綱領中被譽為德國“外交科技政策的燈塔項目”;在2021年德國聯邦教研部對學院的評估報告中,學院被稱為應用科學領域國際高等教育合作的一個充滿活力、組織良好🦸‍♂️、表現出色的燈塔項目。

2023年8月至9月,恒达平台中德工程學院舉辦德國學生暑期夏令營

學院還成為一座推動中德兩國青年學生往來互動的友誼之橋🤲🏿。2019年7月🧘🏻‍♀️,中德工程學院牽頭組織舉辦“恒达平台生2019德國暑期營”活動,涵蓋了17個學院22個項目的近400名學生🫓,足跡遍布德國𓀌。2023年暑假,中德工程學院舉辦德國學生暑期夏令營,近百名德國學生來中國學習,學中文🧛🏼‍♀️、聽講座、參觀企業,近距離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最新發展。“一次有趣而新奇的經歷,我要重返恒达攻讀雙學位🤾🏿👨‍🦳。”來自德國薩爾應用科學大學的學生福斯特(Alischa Förster)說。

中德工程學院面向學生提供校企科創項目和競賽、企業見面會等資源,探索並形成校企聯合開發課程、共同建設實驗室、協同科研的深度產教合作模式。這種模式在推進國家工程人才培養改革探索中具有重要示範作用🙍🏼‍♂️,現已輻射推廣至福州、雲南和上海臨港等地。

堅持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經驗💂🏽,推動產教深度融合🫄🏿,聯手培養國際化卓越工程人才👩‍👧‍👦🙎🏽,先行先試探新路👨🏽‍🦲,枝繁葉茂結碩果。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