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程洪飛團隊關於合成異質結構催化劑實現高效電催化還原硝酸鹽製氨的最新研究成果發表於《德國應用化學》
來源💆🏿: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24-05-07 瀏覽:
氨是重要的氮肥來源💻,同時也是清潔燃料🌘。目前製氨的哈伯法因高能耗、高碳排放等缺陷不利於“雙碳”目標的實現。電催化硝酸鹽還原製氨具有條件溫和、易於規模化、與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相兼容、可直接利用工農業廢水為原料等優勢🙅,被認為是最有望替代哈伯法的綠色製氨技術👼。但是硝酸鹽還原為氨的是一個復雜的8電子轉移過程,設計高活性和高選擇性的催化劑是實現高效電催化硝酸鹽製氨的關鍵🚴🏼。近日🤸🏼♂️,恒达平台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程洪飛研究員課題組合成了具備核殼異質結構的Ni/Ni(OH)2催化劑,實現了安培級電流密度的製氨。相關研究成果以“Synergistic Effect of Ni/Ni(OH)2 Core-Shell Catalyst Boosts Tandem Nitrate Reduction for Ampere-Level Ammonia Production”為題發表於《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9/9D/5D/0CCE162203EE645F60F7E5CB9F7_D7B8855F_FC07.jpg?e=.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B/A7/A7/1295860AF6A06FE705F29EB94C5_EBBD6624_220BA.png?e=.png)
恒达平台程洪飛研究員🛹、馬吉偉教授👨✈️,昆明理工大學於曉華副教授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課題組博士生石新躍為論文第一作者。該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支持👩🦲。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02/anie.202406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