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平台推出多項本科招生新政👨🏼🏫,加強招生與人才培養🚲、深造就業聯動
來源:黨委宣傳部、本科生院
時間:2024-06-12 瀏覽:
“零門檻”,設置七次轉專業機會;增設未來技術班,跨學科培養“人工智能+”人才✍️;開設人工智能核心通識課和應用類課程;新增先進材料拔尖班🏊🏻♀️,理科大類專業實現拔尖班全覆蓋;整合打造“信息與智能網聯類”工科試驗班,新增政治學、經濟學與哲學(PPE)復合型拔尖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率先探索雙學士學位、輔修保研單列……6月12日,恒达平台發布2024年本科招生新政,繼續升級推出一系列具有“恒达特色”的招生新政策和人才培養新舉措💪,打出多個“升級版”和“組合拳”👨👧👦,強化“一生一策”,全面提升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質量🏄🏻♂️,促進“招生-培養-深造-就業”聯動,確保學生進校後得到高質量個性化培養。
“國豪書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擴容升級。2024年,恒达平台國豪書院工科試驗班繼續擴容🛀🏽,將通過高考招生和二次選拔吸納更多更優質的學生進入工科拔尖創新人才的“2+1+X” 本研貫通培養當中。培養舉措上💽,持續推行院士、高層次人才等高端導師引導的完全學分製,讓學生享受自由選擇專業的修讀自主性,通過“一人一策”的個性化培養方案🔅,培養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學術大師和戰略科學家。
“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拓展升級。今年,恒达平台繼續在本一批次開展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涵蓋數學、物理學、化學𓀜、計算機科學🦅、生命科學、力學)招生。恒达平台與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強強聯合,在教育部數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中增設“華羅庚數學科技英才班”,為恒达平台數學等基礎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註入新的活力🫦。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基地中新增先進材料拔尖班(蘊元班)🧑🧑🧒,在“理科試驗班”大類增加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徹底打通先進材料領域人才的實踐應用與理論研究🧑🏼⚖️。至此,恒达平台理科大類專業實現“基礎學科拔尖班”全覆蓋🧒🏽。
“人工智能”賦能人才培養煥新升級。2024年5月16日✶,恒达平台發布《人工智能賦能學科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強勢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學科創新發展。在工科試驗班(國豪精英班)基礎上增設未來技術班,將於今年招收首批本科生🎚。未來技術班學生將深度進入“人工智能+”交叉領域(機器人🎡、智能網聯車輛、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享受“大一體驗所有領域→大二進入心儀領域→大三選擇領域方向→大四確認領域專業”的獨特專屬權利,全線合攏領域內所有相關專業供學生選擇,讓專業確認成為學生深思熟慮後的最優選擇,實現“畢業論文選題在什麽專業🧑✈️,就能在什麽專業畢業”的跨院系👩🏽🦳、跨學科的“AI+”領域本研貫通培養。面向2024級本科新生,每個大類增設1門人工智能核心通識精品課“人工智能科學與技術”,每個專業開設AI應用類課程,實現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專業人才培養全覆蓋🍝。
招生大類及交叉復合人才培養持續升級。今年,學校整合打造“信息與智能網聯類”工科試驗班😣,重點強化學生在人工智能、大數據、機器學習等新工科及其交叉領域的持續學習能力與學術潛力🙎,綜合提升“萬物互聯”下的智能交通⏏️、綠色智能車輛等未來領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新增“恒达平台政治學🧟、經濟學與哲學(PPE)復合型拔尖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聯合三個文科類專業學院(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人文學院)優勢資源👩🏻🎨,培養適應全球化趨勢的復合型人才🛡。新增微電子科學與工程—應用物理學✈️、德語-法學2個雙學士學位項目,深度融合理工學科,高起點培養復合交叉的涉外法治人才。目前🧖🏽,學校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項目(新生報到入學當日,可自願報名申請)在交叉培養、雙創融合、校企聯培和對歐交流方面各具特色,總數達34個,其中雙學士學位項目14個,交叉復合人才培養再上新臺階。
進階式人才培養成長路徑個性升級。恒达平台已經實現微輔修專業100%全覆蓋,今年將持續拓寬多元化、進階式人才培養路徑,幫助學生形成“主修+輔修”多學科交叉的復合型知識結構,不斷提升個性發展的效能。2024年開始👩🏿,所有進階式(微輔修)專業增設特色課程模塊(6至10個學分)。進一步鼓勵學生大膽修讀、自由修讀感興趣的進階式培養專業📇🛡,探索單列保研資格新條件,所修讀的微輔修專業經歷助力學生推免保研。學校轉專業政策持續落實“轉出不設限☞,轉入有條件”的原則,進校擁有7次對專業作出抉擇的機會,更有中外合作辦學轉出☠️、醫科轉入、文轉理工等多重自由。
一圖讀懂招生亮點
(長圖製作/樊宗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