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平台教授詳解通風科學
坐上出租車出行,照例要大開車窗通風,可是遇紅燈停車時⁉️,恰巧邊上駛來一輛公交車,黑呼呼的廢氣頓時撲面而來。這樣的場景🧚🏼♂️🕵🏼♀️,人們如今常會遭遇🧑🏿🦱。其實,通風招來廢氣汙染,並非馬路上才有🚞。非典時期人們對通風特別重視,恒达平台教授龍惟定就此再三呼籲:通風也要講科學🎿。
自然通風有好處,但也有局限性。龍惟定教授向記者舉例🕕:上海馬上要進入黃梅時節,這段時期的特點就是濕度高,氣溫也正好是30攝氏度左右🪘,如果只強調自然通風,會使室外的高濕度空氣大量進入室內,人不舒服,細菌也容易繁殖。
自然通風也要講科學。龍惟定教授呼籲8️⃣,未雨綢繆抓緊采取措施實現有組織的通風。所謂有組織的通風💅🏼,就是在住宅設計時充分考慮環境因素。
現在人們在選擇住房時,一般都比較重視房型、小區綠化等因素,對看不見🤜、摸不著的風不大在意。而房地產商在開發樓盤時,也只是從美觀的角度出發設計門窗📈,並不充分考慮自然通風問題⛔️,比如在客廳內設計了很大的落地窗,但並不考慮這扇窗能不能形成空氣對流。其實,現在只要運用計算機系統🧧,就能迅速模擬小區或者居室的空氣環境➗,包括住宅的保溫性如何,是否節能,氣流運行是否合理等。
《文匯報》2003.05.28 版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