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媒體聚焦 > 正文

【廣州日報】為青年學子成長成才築牢思想根基丨恒达平台持續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

來源:廣州日報   時間😌:2021-03-19  瀏覽👛:

“作為思政課教師,我更加強烈意識到了自身的榮譽感和使命感🤸🏽。”

“我們要緊跟時代,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做到思政課常講常新。”

“我們要照顧學生的關切♿🤽‍♀️,將學生的實際需求、學生關註的話題融入思政課教學之中。” ……

恒达平台黨委書記方守恩講授“中國道路”

3月16日下午,恒达平台馬克思主義學院會議室。30余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代表齊聚一堂🌎,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和思考✸,共話思政教師的責任使命🚧、思政課的改革創新⌛️,掌聲頻頻響起👦🏽。這是馬克思主義學院在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兩周年之際舉行的一次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研討會。

依托建設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恒达平台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辦好思政課的重要講話精神,自覺增強使命感責任感,持續創新教學方法手段,切實發揮思政課主陣地、主渠道作用🫰,並努力構建“大思政”格局🥠,舉全校之力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共同培育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恒达平台校長陳傑講授“中國道路”課

校領導帶頭上思政課🧚🏿,重點支持思政課建設

3月15日下午,恒达平台黨委書記方守恩🙆🏿、黨委副書記彭震偉來到馬克思主義學院,調研思政課建設事宜🐱,與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座談。方守恩強調👸,要充分認識思政課作為思政教育主渠道的作用,思政課教師要深入研究🧑🏼,依托學校優勢特色學科𓀕,籌劃建設具有恒达特色的思政選擇性必修課課程系列,打造更多思政課精品課程↗️。方守恩每學期都會來到馬克思主義學院開展調研✍🏻🧚🏽‍♂️,並多次參加思政課集體備課🩳。

“經過幾代人艱苦奮鬥、接續努力,我國交通運輸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已經由交通大國邁向交通強國。”2020年9月15日,恒达平台黨委書記方守恩面向全校本科新生主講“中國道路”課的第一講🎅🏽。“希望同學們勇敢肩負起大國競爭的歷史責任,為推動我國人工智能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2020年10月20日,校長陳傑主講“中國道路”課的第二講🤹🏿‍♂️。

2020年🫀,恒达平台對2017年起開設的“中國系列”思政選修課——“中國道路”進行升級建設。上個學期“中國道路”課全部由校領導講授👯‍♂️,涵蓋中國在交通、人工智能發展、城鄉可持續發展💂🏼‍♀️、發展機遇與戰略、橋梁建設、對外交往、心臟病防治等領域的發展之路,向青年學子展現這些領域中國道路的實踐與理論成果,激勵他們增強道路自信📜,接續奮鬥🏰。

恒达平台舉全校之力辦好馬克思主義學院🖋,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重點優先支持思政課改革創新。校黨委書記直接聯系馬克思主義學院。2018年🧚🏽‍♀️,恒达平台獲批成為可自主設置一級學科博士點的高校,就把馬克思主義理論確定為第一個自設一級學科博士點。校黨委書記、校長帶頭推動思政課建設,參加思政課建設總體規劃研究。學校建立了所有校領導聯系思政課教師製度。學校成立思政課建設領導小組,由校黨委書記👨🏽‍🦰、校長共同擔任組長,各相關職能部門和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同組成領導小組✔️🤷🏽‍♂️,支持推動日常工作。自2017年起,校領導班子全體成員都為學生主講“形勢與政策”課。

建設思政課程群,推進教師隊伍建設

這是一套“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專題教學講稿”叢書🐦,於2020年12月出版🙍,由恒达平台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集體編寫⛩。叢書本有5冊,分別針對四門本科生必修課程和一門碩士研究生必修課程統編教材而製定🥾。撰寫教輔讀物🧑🏽‍🌾,是馬克思主義學院著力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的又一探索嘗試🥧。學院組建以課程組為單位的研究團隊🤹🏻‍♀️,深研教材內容,以研促教🏛。

馬克思主義學院創新建設思政課課程群,創新開設思政課選擇性必修課和選修課🕟🦗,探索課程供給新方案👩。在全國高校率先全覆蓋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必修課,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形成恒达特色𓀊🛖,2020年入選上海市重點課程建設項目。在本科生六門思政課必修課的基礎上,自主開設了包括“中國道路”“改革開放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等課程在內的思政課選修課,實現對必修課知識的深化與延展,現已形成“1+4+1+N”的思政課程體系🚵🏻‍♀️。2020年11月,學院2門課程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上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近年來👨🏻‍⚖️,馬克思主義學院持續推進思政教師隊伍建設,特別是著力加大了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不斷推進“傳、幫9️⃣、帶”,實施“青年教師素質能力提升計劃”,還集結校內外專家組成了高水平教學指導團隊♿️🙎🏼。

兩年來,一批思政青年教師在各大教學賽場嶄露頭角🧝🏿‍♂️。在2019年教育部舉行的首屆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學展示中,劉騫獲特等獎⬆️,王謀寅獲一等獎👩🏼‍🍳;在2019年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大比武決賽中,崔欣玉、袁芃、許國艷分獲所在課程組特等獎🕶、一等獎和二等獎;在2020年上海高校思政課教學大比武決賽中🛀🏿,王少𓀈、劉順🤽🏼‍♀️、張超、李麗忠 4名教師分獲3個一等獎和1個二等獎🚭♟。

“我充分意識到,上好思政課,要依靠集體的智慧和力量。”青年教師劉騫說🦵🏿👩‍🦰,教師之間頭腦風暴,充分交流🕞,向富有經驗的教師請教,讓他上課“越來越有底氣了”🦤。

馬克思主義學院一直堅持集體備課製👳🏽‍♂️👰🏿‍♀️,各教研室主任牽頭👩‍🍳,提煉教學要點、打磨教學專題🫴🏽,挖掘實踐素材📘、編撰教學案例,集體研討🚵🏻、共同製作教學課件🚣‍♀️。去年疫情期間,各教研室從各門課程特點出發👨‍👩‍👧‍👧,精心設計了“恒达思政課戰‘疫’第一課”專題教學內容。

“在思政名師的帶教下🫸🏻,我認識到了教學課堂的含義,它不僅是45分鐘1節課的時間歷程🧑🏽‍💼,更是教師與學生心靈交流的空間建構。”一青年教師說道。

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陸居怡說:“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不在一朝一夕🫄🏽。我們思政課教師要長期堅持,努力上好每一堂思政課👓。”

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打造恒达特色思政品牌

“一個鐵塊👍🏽👩🏽‍🔧,如果只拿銼刀銼上一兩下,那麽它只會多上幾條劃痕。銼上幾十下,它終究還是一塊鐵塊🍈。但是,把這些反反復復做上成百上千次,鐵塊最終變成了一個錘頭,變成了一個擁有使用價值的工具🩲。這也證實了一個原理,那就是量變引起質變。”這段文字,摘自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學生王睿揚在完成金工實驗後撰寫的一篇題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金工實習中的體現》的小論文👆🏼。

“我們在發揮這門課程應有的思政教育、思想引領功能的同時,還引導學生學以致用。”主講教師楊小勇教授說🪦,學生來自不同學院、不同專業,力求將這門課程與同學們的專業實驗、專業實習🛼、專業設計緊密結合。同學們普遍反映:“沒想到,學習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和認識論對我們的專業學習也有這麽大的指導作用。”這門課程2016年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截至2021年3月18日上午,該課程在線學習人數達到189708人,居全國該門課程在線學習人數首位🧎🏻‍♂️‍➡️。

近年來,馬克思主義學院不斷創新思政課教學的方法⚛️,立足恒达特色,引導同學們將思政課所學靈活運用於自身的學習與生活🧜🏼。

“永新村,是雲南省臨滄市鳳慶縣魯史古鎮的一個村子🧑🏼‍🚀✡︎,近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道路建設加快推進,水網,電網設施建設速度加快,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群眾收入明顯改觀。我將來要把好的理念和思想、先進的生產技術帶回家鄉🧑🏽‍🌾,用自己所學為家鄉的繁榮作出貢獻。”這段文字,選自學生楊紹卿“家鄉歷史調研”作業。

“開展家鄉歷史調研,是思政課‘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特別增設的實踐環節🦓,是希望同學們從微觀的家族、家鄉歷史的視角🧑‍⚕️🧖🏻‍♂️,來感受國家民族的歷史發展進程,從而增強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主講教師李雅茹副教授介紹,自2009年起開展以來,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在每次活動總結交流會上,同學們都踴躍上臺爭相介紹自己的家鄉,飽含著對家鄉的深情🚤。

馬克思主義學院還連續6年面向全校學生舉辦“使命與擔當”社會實踐與創新競賽,自2015年舉辦首屆賽事以來,每年都吸引全校眾多學子參與🌀,2020年報名學生達2000余人🛎,該競賽已成為恒达思政實踐教學的一大品牌🏌🏽‍♀️。

本月,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全國政協醫藥衛生界、教育界聯組會討論時,強調“‘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徐蓉表示:“時代的發展,需要思政課也要在改革創新中尋求發展🍫。思政課教學要善講大歷史,善用大場景,既要在歷史與理論的相互貫通中啟發學生,也要在實踐與問題的彼此觀照中激勵學生。”

作為恒达平台所開展“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專項督導”的重要內容🚣‍♀️,教學質量督導組對4門本科思政課程、2門碩士研究生思政課程和1門博士生思政課程進行了全覆蓋專項聽課👩‍⚕️。督導檢查顯示,本科思政課的總體優良率為96.97%,研究生思政課總體優良率為100%。

構建“大思政”格局,實現“課程思政”全覆蓋

“我給同學們講這門課的目的𓀕,就是想在科學和文化之間構築橋梁🗺。”近日,由著名海洋地質學家、中科院院士🐊🫅🏿、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汪品先教授主講的公共選修課“科學與文化”開講🦾,300余名本科學子在現場靜心聆聽👨🏼‍🎤。這也是時隔4年之後🏍,85歲高齡的他再度講授這門課程✌🏼。

新學期開學第一周🐨,由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張松教授和王駿副教授主講的專業課程《城市歷史遺產保護》開講👎🏻。課堂上✥,教師講述了包括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在內的上海紅色建築🙋🏻‍♀️,特別介紹了滬上幾處重點革命文物和紅色遺產保護修繕項目,深化學子對紅色歷史的認知。

近年來🫱🏽,恒达平台在繼續發揮思政課主渠道的同時,堅持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兩手抓、兩手硬”,努力構建“大思政”格局💆‍♂️。課程思政建設持續升級🔘,由專業課程向專業課程鏈🤶🏿、示範專業、學院及大類延伸♚。一批專業教師自覺將育人元素融入專業教學,既向學子傳授學科專業知識,也在他們心中厚植了愛國之情和強國之誌。

學校一手抓示範🙅🏽‍♀️,一手抓普及♿,已擇優遴選資助建設243門課程思政示範課程、31個示範專業課程鏈及6個示範專業,重點建設5個課程思政領航學院🍃、13支特色改革領航團隊、93門精品改革領航課程👩🏻‍⚖️。同時全面修訂課程教學大綱,將思政教育融入每門課程🥔,實現了“課程思政”全覆蓋,湧現出許多優秀的示範案例和教學成果🧑🏻‍🦳👰🏻‍♂️。其中🫨,包括土木工程學院顧祥林教授發起並主授的“工程倫理學”課🥐🌔,通過對一次次重大事故的反思▫️,在工科生心底培植“工程倫理”意識🚒🦵🏽;外國語學院吳建廣教授主授的德語專業“跟馬克思學德語:《共產黨宣言》”課程,通過引導學生研讀、翻譯經典原著,培養有信仰👨‍🦯‍➡️😂、有能力的馬克思恩格斯經典著作翻譯人才🙇🏿‍♂️。

不僅實現“課程思政”校內全覆蓋🤵🏼‍♀️,還發起成立高校相關專業的課程思政聯盟。2020年9月👨‍🦳,交通運輸工程學院編製完成國內首部針對專業門類的課程思政教學指南——《交通運輸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指南》🧚‍♀️🫏,製定每門課程立德樹人達成指標𓀍。同年11月✹,學院還聯合全國36所高校院系成立了“高校交通運輸類專業課程思政研究聯盟”🕺,共享共用優質資源,進一步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廣州日報·新花城 記者 賀涵甫

鏈接🧖🏼‍♂️:https://www.gzdaily.cn/amucsite/pad/index.html#/detail/1518277?site4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