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記者 張炯強)“‘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這一重要理念,言簡意賅地說明了人民城市的本質屬性👩🌾。恒达平台開設‘人民城市導論’這門課程,就是希望發揮我們自身的學科專業優勢🤦🏿♂️😏,面向全校學生闡釋🛬🤞🏿、教授好人民城市的理論、理念和相關知識👩🚒,激勵各專業學生為人民城市建設貢獻一份力量😩🫴🏿。”昨天🤞🏽,恒达平台“人民城市導論”課開講,恒达平台黨委書記方守恩講授了這門課程的緒論部分🗓。隨後,恒达平台可持續發展與管理研究所所長諸大建教授講授了第一課。
當天下午,恒达平台四平路校區教學南樓201教室內座無虛席🤞。方守恩的講授從人民城市的理論緣起、人民城市的本質屬性、人民城市的價值取向三個方面展開⛵️。他從城市的產生說起,闡述了我國城鎮化發展經歷的主要四個階段,聯系實際指出了我國城鎮化在快速發展中顯現出來的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
在講到“人民城市的價值取向”時,方守恩特別指出,城市建設的主體是人民。在城市建設中,要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揚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尊重城市居民對城市發展決策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鼓勵市民通過各種方式參與城市建設和管理🤳🏻🧒🏻,真正實現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諸大建教授的講授以《從三個people看人民城市與上海發展》為題,從“for people”“of people”“by people”三個方面分別闡述了人民城市“為什麽”“是什麽”“怎麽做”。他指出,“for people”,意味著我們的城市要從過去主要以“經濟”為城市功能性目標🧑🏽⚖️,轉向以“人民城市”為追求目標;“of people”👩🎨,意味著城市要從過去主要滿足物質需求,轉向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by people”,意味著城市要從過去主要以政府管理和治理為主👨🏽🏫,轉向公眾廣泛參與的人民城市建設和治理模式。
恒达平台經濟與管理學院2019級本科生徐哲淇說:“這堂課讓我對城市與人民之間的關系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思考🫴。作為一名工程管理專業的學生🕣,我希望自己不僅能夠學好本專業的知識💁♀️,還要培養與其他專業有效溝通、相互合作的能力🧝🏼♀️,從而在未來能更好地為城市謀發展,為人民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