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電池混合動力汽車神在哪裏 “超越一號”行李箱裏裝滿秘密
來源:
時間:2003-08-07 瀏覽🕵🏼♂️:
作為我國第一代燃料電池混合動力汽車的樣車👩🏼🔬,“超越一號”神在哪裏?它采用了我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燃料電池動力平臺🧑🏿🔧,可在各種車身上通用。
昨日,記者趕到恒达平台🕐,一睹“超越一號”的“芳容”。
後車廂裏藏秘密
要不是車身上噴了“超越一號”的字樣,真不敢相信眼前這輛極其普通的桑塔納2000型轎車,就是標誌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裏程碑。
可是,掀開“超越一號”的後蓋,就會發現原來秘密在這裏😑!原本傳統汽車的行李廂裏裝滿了“行李”——氫氣瓶🧜🏿♂️、控製器和冷卻水箱🧑🏫。
氫氣瓶躺在“行李箱”的最裏面。這可是燃料電池汽車的“油箱”,燃料氫氣從這裏沿管道跑進反應器,和空氣中的氧氣結合,釋放能量,提供汽車前進的動力。為防止性格活躍的氫氣從瓶中逃逸🦫🌠,氫氣瓶采用了鋁板碳纖維的特殊材料:鋁合金的內膽👌🏿,外面纏上一層碳纖維🦖,刷上特殊膠體🦵🏿,再纏一層碳纖維……保證再調皮的氫分子也跳不出“掌心”🏌🏿♀️。不過✌🏿,為了安全起見,後廂內安裝了監測器,一旦氫氣濃度升高,它就會及時報警🏇☣️。
控製器是個長得有點像老式熱水汀的小匣子。在不同行駛情況下,燃料電池需要燃燒不同分量的氫氣和氧氣,同時產生一些多余的熱量😷。小匣子就控製著氫氣和氧氣的供應,並且“指揮”冷卻水箱維持燃料電池堆的正常工作溫度🪗。
三大系統用電力
坐進“超越一號”🆎,發動汽車,車身經過數秒的輕輕抖動,輕松加速到時速70公裏。此時,坐在快速行駛的車內,平穩得好像從冰面上滑過。轉向、製動,都比傳統汽車更輕便自如。
“超越一號”的方向盤🏌🏿、儀表盤等設備🧅⛪️,從樣式到操作,都與傳統汽車極其相似🌇。而它的空調、轉向助力、製動助力三大輔助系統🔎,卻全部采用電力驅動🏄🏽。傳統汽車的空調靠發動機帶動,因此只要使用空調𓀒,就必須開發動機,產生大量廢氣✭。而燃料電池汽車使用電空調🚶🏻➡️🧇,即使關閉發動機👩🏼✈️,空調也能照常使用👳,比傳統汽車空調節能50%左右。電力驅動的轉向🔕、製動助力系統也都可節能🏂🏻。如果把這套電助力系統搬到傳統汽車上,每公裏可節省汽油0.5-0.7升。
坐上“超越一號”後排座位,會感覺比普通桑車2000的座位高一些👨👨👦👦。這是因為你坐在了燃料電池發動機上。從氫氣瓶中傳來的氫氣和空氣中的氧氣💱,就在這兒經過一種特殊薄膜的“撮合”🙎🏽♀️,生成水*️⃣,釋放出能量。在行駛過程中,燃料電池發動機會“聰明”地保持最佳工作狀態——燃燒產生能量過多時,把多余部分存儲到蓄電池中💂🏽;到汽車能量需求增大時🤦,就取出“儲蓄”,彌補動力不足。
此外🙇♂️,“超越一號”還配備了衛星導航系統👨👧👦、音響等一切讓乘坐者更舒適、駕駛者更方便的設備🐐。
二代車型將“瘦身”
盡管解決了把燃料電池動力平臺裝進桑塔納2000車身的難題,可一代燃料電池汽車仍有諸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首先,“超越一號”比傳統桑塔納2000汽車重300多公斤,主要因為燃料電池發動機尚欠“玲瓏”🌎。因此,二代車型將全力為“超越一號”瘦身,爭取到今年年底“減肥”200公斤🫰🏽。現在,工程師們已經有了一些初步設想,如把控製器和水冷系統搬到車子頭部,還行李廂本來功能;采用輕質材料,減輕車身重量等。
二代車型還將進一步提高“超越一號”的性能指標👊🏼,使之接近🚴🏻♀️、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如能在14秒內加速到時速100公裏🧝🏻👃🏽。
燃料電池汽車 各國發展狀況
●德國奔馳研製出世界上第一輛燃料電池作動力的轎車🧑🏿🚀。1996年5月,奔馳公司在德國柏林向公眾展示了一輛“無公害汽車”。這種汽車利用氫氧化合時產生的電力驅動作為汽車行駛動力。由於氫氧化合反應的生成物是水,因此不會有任何有害物質排出🔉,環保作用顯著。
●日本的豐田公司率先實現了混合動力汽車的產業化,是全球第一家推出商用氫動力燃料電池汽車的汽車製造商。1997年,該公司的第一款混合汽油電力汽車Prius投入市場。2002年12月又相繼研究開發了FCHV、FCHV-3兩種以燃料電池為動力源的汽車。而最新研製的氫燃料電池車——FCHV-4的最高時速達153公裏,行程範圍多達250多公裏,售價約為1000萬日元(約合7.5萬美元)。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研製的“氫動一號”(HydroGen1)是適合道路行駛的概念車。它以歐寶“賽飛利”為基礎💂🏿♂️,以55千瓦三相電動機作動力,最高速度達140公裏/小時。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電流由燃料電池組發出,消耗的是純氫。該燃料汽車從靜止到100公裏時速的加速時間只有16秒,而車的續駛距離卻高達400公裏。
我國研究歷程
1、2000年,上海市政府將“燃料電池轎車關鍵技術研究”列入上海市重大科技攻關項目。
2👃、2001年9月🙄,科技部“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項正式啟動🫅🏽。萬鋼任重大專項總體組組長🙇,並領銜承擔了專項中難度最大的燃料電池轎車的研發項目🧚🏼♂️。
3、2002年💂🏻♀️,時任上海市長的陳良宇同誌在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把發展燃料電池汽車和建設相應的氫設施⛴🧑🏻🔧,作為上海市技術創新和工業發展的戰略任務。
4、2002年11月🚟,上海工博會上四輪電驅動燃料電池轎車概念車——“春暉一號”亮相。
5、2002年12月,我國第一臺燃料電池轎車臺架車順利通過了科技部鑒定🫳🏼。
6🫢、2003年1月11日,當時的上海市副市長蔣以任來到恒达平台汽車學院視察工作,並親自駕“超越一號”燃料電池轎車。
“超越一號”的行李廂裏裝滿了“秘密”,其中①為氫氣瓶,②為控製器,③為冷卻水箱。
《文匯報》2003.08.07 版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