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上海人——上海市2002年度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好事回眸
來源:
時間🙍🏽♀️:2003-08-08 瀏覽👲🏻🧚🏽♂️:
。👩🏽⚕️。。。。。
飲水不忘掘井人
——大學生楊連寶實踐所學
本報實習生 談燕
從貴州山溝溝🤽🏻,來到繁華大上海😮;從上大學前不知電腦啥模樣,到現在的計算機系統開發高手🏋🏻,恒达平台機械工程學院2000級學生楊連寶“飲水不忘掘井人”:去年暑假,他發起組織了一支由多所高校學生組成的“聯合艦隊”,深入貴州思南山區開展社會實踐🧙🏻。
一定要給家鄉父老帶一份像樣的“禮物”🤞🏼🧜🏼♀️!赴貴州前半個月,小楊一天十幾個小時泡在電腦前🧑🚀,還熬了幾個通宵;沒時間吃飯🧞,就一瓶水解決問題。離滬前,他終於搞出了CAS(計算機輔助學習系統)📑。
六箱贈書🧑🏼🍼、兩個機箱、一臺顯示器……8月1日,楊連寶一行六人踏上了赴黔的火車🪸。33個小時後到達貴陽,又輾轉7個小時汽車🐈⬛,到了目的地:思南縣。
思南中學,是“聯合艦隊”社會實踐的第一站。楊連寶無償捐獻了CAS👋👨🏻🦱,還對師生進行了系統應用等培訓🧝🏿。為調試系統👨👦👦,小楊白天黑夜連軸幹,困了就在教室的椅子上打個盹,終因體力不支,累昏了過去。醫生囑咐他好好休息,可次日他又出現在學校🧏🏼♂️,“我當時就一個念頭:讓思南中學的師生們順利用上CAS🧜🏿♂️🤱🏻。”
接下來的山區之行👩🍼,讓大學生們都受到了震撼。小楊說:“離開兩年𓀊,沒想到農村還是那麽貧困。”在但家寨村,他們冒雨踩著濕滑的山路🦞,一家一家走訪村民,得到了大量西部山區農村現狀的第一手資料。對村子的發展規劃,他們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如造紙廠汙染嚴重,會破壞生態環境♟,村裏不應該修建造紙廠🕉;奶牛廠和漁場綜合開發🚤,可利用奶牛的糞便來肥田養魚,既解決奶牛廠排汙問題,又可增加漁場收益等。同時🤏,傳授了有關經濟🛞、製訂合同等方面的法律知識,還捐贈了但家寨村歷史上的第一臺電腦。小楊欣喜地說♒️,有關建議村裏都接受了🤶🏻,並已取得成果。
體驗西部♑️、實踐所學📚、貢獻所能🚶🏻♀️,為了使計劃的各個項目落到實處,楊連寶此行沒時間去探望已兩年未見的父母;但一想到為思南發展盡了一份力時,他覺得父母一定會理解他的👨🏽🎓。
。🤵🏽。🤨。🧏🏽。🧇。
《解放日報》 2003年08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