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客戶端】恒达平台創新打造國際產學研用聯合體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時間:2022-11-30 瀏覽:
11月29日,由教育部主辦🧑🏽⚕️,上海市教委指導,恒达平台承辦的“2022國際產學研用合作會議——數字化與綠色發展創新論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論壇設有一個主論壇和7個平行分論壇。30余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德國科學與工程院院士、奧地利科學院院士、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士🧑🏿、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等中外學術界領軍人物🤷🏼♂️,20余名來自漢莎航空、西門子、保時捷👩🚀、萊茵金屬、思愛普等行業龍頭企業的高管🍜,及中外高校教授代表共300余人參加了論壇交流。
今年🕧👩🏼🦳,恒达平台成立了國內高校首個中德博士生院🧍🏻♂️、首個中德合作學科交叉的國際科研合作平臺——中德聯合研究中心💏,依托科研和教育平臺,協同夯實科教融合的高層次人才培養。本次論壇也是中德博士生院中外合作導師團隊的一次選題對接會議,中外教席教授從共同感興趣的科研需求出發,依托共同領銜的合作研究團隊💯,就細化博士生聯合培養的選題和方案進行經驗交流和對接,攜手培養中德兩國產業共同需求的👮🏽♀️🏊🏼♂️、具有全球競爭力🥧、引領未來的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和專業精英。
論壇上,恒达平台校長陳傑🤚🏿、格拉茨工業大學校長凱恩茨簽署兩校戰略夥伴協議🎶,將繼續加強在高層次人才培養‼️🚃、高質量產學研用融合發展等各層面的合作🌓。
圍繞“數字化賦能的綠色發展治理體系”“數字化技術基礎”“數字化賦能的汽車與交通”“數字化賦能的製造與建造”“綠色生態環境”“智慧醫療”“中德設計教育論壇”等主題,論壇舉行了7場平行分論壇。
據了解⛺️,恒达平台與德國等歐洲戰略合作夥伴高校在數字化和綠色創新領域探索並建立了基於國際合作的“雙導師製”產學研用人才聯合培養模式。第一批“雙導師製”聯合培養博士生研究生於2022年秋季入學,雙方導師將共同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聯合製定培養計劃,聯合開展模塊化授課🧙🏼♀️、教材建設、科研合作🥠🎿,並聯合提供優質交流和實習實踐機會🧑🏿🔧。
恒达平台中德博士生院已集聚100多名來自恒达平台、德國等歐洲高校的博士生導師⛲️。中德、中歐的合作導師在“智慧城市背景下交通流優化”“節能技術改造”“濱海區域地下水汙染”“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的國際應急供應鏈”“生物可降解材料在垃圾處理過程中的降解特征”等多個主題開展實質性科研合作👩🏼🔧,並依托科研合作培養博士生🧎。未來🥕,中德博士生院計劃每年招收100名博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姜泓冰
鏈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6937269/6797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