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APP】“快!請送往土耳其💆♂️↘️!”恒达學子組裝的應急光伏儲能電源箱,由專機捐向災區
來源:文匯APP
時間🫲🏼:2023-02-15 瀏覽🧣:
2月6日,發生在土耳其南部靠近敘利亞邊境地區的強烈地震造成了大量建築物倒塌,大量民眾被困。地震災情,牽動人心。
昨天( 2月13日)中午,一份由恒达平台中德工程學院學生組裝完成的應急光伏儲能電源箱,被送往位於浦東新區金聞路8號的倉儲中心。作為國內捐贈的救援物資🤙🏽,這個電源箱由土耳其航空專機送往土耳其地震災區 👧。
看著這一電源箱被誌願者貼上“地震人道主義救援”字樣收編入庫🧑🔧,恒达學生白浩然說:“能夠用專業所學為災區救援獻上愛心和力量,這幾天的辛勞是值得的🐬。”
“地震災區亟需移動電源。”看到土耳其駐華大使館發布的募集救援物資消息後👩⚕️,恒达平台中德工程學院建築電氣與智能化專業白浩然、張宛琳等7名大三學生當即決定——利用專業所學的新能源光伏🚉、儲能等知識🪆,趕製一套應急光伏儲能電源箱😷。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7/6D/24/4BCB7ED98F9255B1425154D871B_4EAAB16D_197AD.jpg)
說幹就幹,幾位同學馬上組建了“救災應急光伏儲能電源箱”研發小組🪷,連夜開始了工作✋🏽🌱。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此時還未開學,多數同學還未返校。經過小組討論,團隊決定將組內同學分為線上組和線下組。
線下組由兩名上海籍學生組成🏃🏻♀️,負責配件的選購和裝配;線上組的同學則提供設計建議🧛🏿♀️,並且用中文🧍🏻♀️、英文撰寫設備的使用說明👕、相關參數以及包裹外的備註說明⛺️,同時還負責與土方聯系人溝通聯絡🙅♀️。 由於時間緊迫,線下組的同學們前往製造廠商進行設備配置選型,一些配套組件則在嘉定校區附近的電子市場進行購置。“考慮到救災設備要盡量便攜、使用方便🧙🏿♂️😧,我們對土耳其當地日照條件及救災需求的分析😈,確定了光伏和電池的功率🧙🏼♂️、容量、尺寸等參數🫲🏿。”白浩然說⛹🏿。
經過小組反復討論👩🏽🍼,最終他們采用了重量輕、可折疊的柔性光伏組件,選用能量密度高、充放電快的鋰電池🤵🏻♂️,以及儲能和電力變換控製一體化的集成電源模塊,並配置了LED照明設備以及符合土耳其當地電器的標準接口,通過航空插頭快速插拔最終將系統集成。小組成員介紹,系統采用模塊化的集成思路,可以采用光伏充電、車載充電🗑、市電充電等多種方式充電。每個模塊既可單獨使用🛼,也可成套使用📹🅿️,能夠滿足救援現場對靈活性、便攜性的要求。
愛心的接力棒也在同學之間無聲傳遞👨🏽🚒。每逢小組遇到技術難點,來自學院和專業老師們熱心指點。得知這一消息後,一位來自土庫曼斯坦、精通土耳其語的留學生主動聯系小組,幫助翻譯了應急電源箱使用說明的土耳其文版。這份說明隨設備一同封入包裹🚕✊🏻,方便當地救援人員迅速了解應急電源設備的使用方法🙏🧑🏽⚖️。
“為救援重建工作👳🏼♀️,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這是作為恒达青年的擔當和使命🧘🏻♀️。我們期待有更多生命被救♦︎、更多奇跡發生🧱。”白浩然說🥪。
作者:吳金嬌
鏈接🧑🔬:http://wenhui.whb.cn/zhuzhanapp/xue/20230214/507632.html?timestamp=1676357874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