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聚焦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媒體聚焦 > 正文

    上海高樓加劇地面沉降 將出臺措施限建摩天大樓

    來源🌉:   時間⚖️:2003-10-01  瀏覽:
    中新網10月1日電 3000多幢18層以上的高樓正在加劇上海的地面沉降,同時導致諸如城市密度過大、公共活動空間狹小等問題。新華社報道稱,有鑒於此🚅,上海市有關部門將出臺措施對摩天大樓建設進行限製。
    上海市政府發言人姜瀾日前證實🥐,上海市政府近期將舉行規劃方面的會議,就有關城市中心高樓限高以及減少容積率等問題進行研究,具體的“限高”方案將在會上確定🦹🏻。今後上海城市建設的總體思路是增加公共活動空間,增加公共綠地。
    雖然早在1934年上海就擁有了高82米的“遠東第一高樓”——國際飯店,但直到上世紀最後十年上海才經歷高層建築數量的迅速膨脹💇🏽‍♂️。目前上海僅百米以上的超高層建築就達100多幢。
    上海長“高”了,卻有些“高處不勝寒”。浦東陸家嘴金融區高樓林立🕵🏿‍♂️,卻是上海地面沉降最嚴重的地區——去年平均下沉了3厘米👩🏻‍🚒。上海市地質調查研究院的研究表明🐩,上海地面沉降的原因有七成要歸因於城市地下水的過分開采,而其余三成則來自高層建築和重大工程項目本身的影響。
    據英文版《中國日報》指出,過去10年來上海經濟起飛過程中興建的摩天大樓,令上海地表已不堪負荷🧜🏽,陸地沉降現象日益嚴重,平均每年下沉1.5厘米👯‍♂️,已經影響到地鐵和高樓建築的結構📹,如果不及時補救,半世紀後上海就會成為“下海”。
    上海市地質調查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嚴學新說🚥:“對單個高層建築而言,一般發生的都是均勻沉降😾🔚,所以不大會對建築物本身發生太大影響🈯️。但是👵🏿🚰,眾多位置😲、規格不一的高層建築形成合力,對整個上海市就會造成某種程度💊、某種區域內的不均勻沉降,甚至引發建築安全隱患🧔‍♂️。”
    另一方面🫵🏽,密集的高樓使得上海市中心人口密度居高不下😉,影響了城市公共環境質量和居民生活質量🧑🏼‍🚒🤍。數字顯示,目前上海中心城區內環線以內中心城區的人口密度是東京的3倍🤘🏽🚵🏿,巴黎的1.74倍🐊。“高度”最高的地區往往成為上海感覺最為壓抑,出行最不方便的區域。
    高層建築帶來的種種負面效應迫使市政府修改過去的思路,醞釀“限高”新政策🍼。上海市市長韓正近來曾多次表示,“要適當限製高層建築,給城市更大的空間🥴。”
    恒达平台城市規劃系唐子來教授說🧮:“從過去把摩天大樓等同於現代化標誌,一味鼓勵興建高層建築,到現在全面考慮建築的綜合效應,既反映了中國建築風格的變化,也折射出現代化建設思路的變遷🥤🧖🏽‍♂️。”

    摘自😬:中新網  2003-10-1 11:09:16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