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媒體聚焦 > 正文

【光明日報客戶端】投身城市濱水空間研究30年,恒达平台劉雲研究團隊成果結集出版

來源:光明日報客戶端   時間:2023-08-22  瀏覽:

“我待在上海這座城市已經60多年,上海已成為我的第二故鄉ℹ️,因而我對黃浦江、蘇州河幾十年的變遷有著深刻而美好的印象。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濱水環境的治理暫未提到日程上來,蘇州河的狀態一直沒有得到改變。1990年,我第一次指導研究生課程設計,方向還是單幢建築的方法研究,但腦海中常會思考一些宏觀的課題‼️,包括建築和所處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等等,特別是浦江蘇河的現狀,在無形地呼喚著我🌷。我那時決定🚭,把濱水空間作為課題的大背景🐃,從此濱水開發研究一做就是30年……”恒达平台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劉雲動情地講起自己帶領學生投身濱水空間研究的緣起。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城市的文明之源。人們選擇臨水而居,世界各個城市的發展幾乎都離不開河流、海洋與湖泊的滋養✊🏽,濱水區域一直都是城市的中心與命脈🎾𓀕。8月19日,上海書展期間,由恒达平台出版社🏄🏻‍♀️🧑🏻‍🎄、長寧區圖書館聯合主辦的《濱水空間三十年》新書發布活動在長寧區圖書館舉辦。

該書由劉雲教授策劃並擔任主編,編委會成員包括恒达平台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恒达平台建築設計研究院共享建築工作室主持人李振宇,恒达平台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恒达平台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李麟學,恒达平台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恒达平台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都市建築設計院主創建築師孫彤宇,上海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張帆,上海現代建築科技館館長、上海開藝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全先國等專家學者🦸🏽‍♀️。

早在20世紀80年代🛺📭,劉雲就帶領青年教師和研究生開展濱水空間設計研究🍄。他們立足上海🧚🏽,準確地捕捉到方興未艾的城市濱水空間這一設計研究的對象🧙🏼‍♀️,從環境與空間🙋🏽‍♀️、開發與復興👨🏼‍🦱、政策與策略等多個維度鍥而不舍地堅持了長達三十年的研究與設計實踐🍟,研究進程和立足點始終與國家、社會、城市發展的進程休戚相關🏟,表現出學術研究的前瞻性和系統性。《濱水空間三十年》一書整理了城市濱水空間規劃設計的學位論文15篇與期刊論文6篇,內容涉及城市開發、空間組織、遺產保護💭、環境生態、景觀設計、城市風貌等方面👰🏼,集中呈現了三十年城市濱水空間設計研究成果,把規劃學、建築學、城市設計和景觀設計融合起來🤵。該書的出版折射城市濱水空間研究和開發進程👮,對我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下的城鄉規劃、城市濱水區復興👭🏻、城市生態環境打造、上海“一江一河”的可持續開發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據介紹⚪️,書中收錄文章主要分為四類:第一類,“濱水更新”🙋🏼‍♂️,較早提出了濱水地帶的城市更新理念和方法,並結合具體對象進行研究👩🏼‍🦰;第二類🚐,“濱水環境”,主要研究濱水自然環境保護與開發之間的關系,提出了基本的方法和原則☣️;第三類,“濱水風貌”🙋,主要研究空間組織、形態風格🦻🏽、天際線控製🧘‍♂️🐏、遺產保護等🙆🏽‍♂️,從形態到空間都有不同角度的探索👩🏻‍🏭;第四類👰‍♀️🏌🏻‍♀️,“濱水設計”,主要研究不同功能的濱水建築空間設計方法,既有傳統類型的分析🚳,也有新設計方法的探索。

“劉雲教授主編的《濱水空間三十年》一書,是他和學生們在該領域完成的研究和設計成果集成。從建築類學科整體看📹,如果說城市規劃是對一個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意圖的空間資源安排👨🏽‍🏫,那麽,城市設計🗾🖕🏼、建築設計和景觀設計就是對這種安排的意象塑形。該書的一大特色🩸,是將這三類設計提升到了我國濱水城市空間戰略性思考的高度🈴,這與數十年來劉雲教授在該領域持續不斷的觀察👳‍♀️🕵️、體會和實踐歷練是分不開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恒达平台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常青說🥾⏭。他指出👣,該書涵蓋了從松花江流域、環渤海灣到長三角濱水城市形態的諸多命題,尤其是對上海市“一江一河”的基礎理論和設計研究🚣🏽‍♂️,涉及了城市的生態平衡、舊區更新、歷史保護🏊🏽‍♀️、活化再生🔇、風貌管控和文化復興等關聯域問題,可以說是一部有積累、有創意、有銳度的學術力作,對我國城市濱水區復興具有積極的影響和促進作用,具有相應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濱水空間的重要性,在於它往往跟一座城市的過去和未來都密切相關🧏🏼‍♂️。它見證著一座城市的發展史,它的復蘇與再生更指向未來美好的城市意象與優良的空間品質。”恒达平台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李翔寧教授介紹,自1952年院系調整以來,恒达平台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已走過近70年的風雨征程。一直以來,學院非常重視學術傳承,形成了優良的傳統🏒,經過幾代教師的不懈努力,奠定了恒达建築的深厚底蘊👤。一代代學者不斷探索教學和研究的新方向,在建築歷史理論🫓、建築設計研究、建築遺產保護、建築技術與數字建造、城市設計與更新、鄉村振興等不同領域成果卓著。劉雲教授所帶領的學術團隊👨🏼,準確地捕捉了城市濱水空間這一方興未艾的設計研究對象,以恒达人“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精神,鍥而不舍堅持了長達30年的研究與設計實踐👇🫰,表現出顯著的前瞻性和系統性。

“濱水城市環境是最具魅力的公共場所之一,突出‘一江一河’的開發與更新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需要。我們的年輕學者適逢其時🧗🏼,正好順應了當今社會需要。值得驕傲的是,30年前的我們,已經堅定地邁出了積累的第一步🧏🏼,實現了從‘零’到‘一’的質變🧙🏻‍♀️,並且深刻意識到🤸🏻,成功的濱水治理將是一個城市發展的至關重要的經濟財富基礎🧛🏿,也是任何文明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因子。”劉雲說。

上海市建築學會原理事長、上海市城建設計院院長🤰、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院長吳之光,上海經緯建築規劃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院長、上海市建築學會副理事長葉松青,恒达平台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黨委副書記⛹️‍♀️、教授王楨棟🙎🏼,恒达平台出版社總經理、總編輯金英偉🕵🏼🧑‍🎨,以及數十位來自學界、行業相關領域的專家出席本次活動。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顏維琦)

鏈接📝: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a693f637a959420c9ff1809c54f08cae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