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感受城市發展脈搏,在“一眼萬年”的河南博物院體驗濃厚歷史文化底蘊,到“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學習中國功夫,去河南特色骨幹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探索校園中的傳統文化……9月9日至13日🧑🧑🧒,鄭州航空港德國大學生“港區行”暨豫德青年友好交流活動圓滿舉行,來自德國高校國際合作聯合會(DHIK)38所高校的100名德國大學生“沉浸式”參訪河南🧙🏻♀️,近距離感受河南經濟高速發展的蓬勃之勢,以及厚重歷史文化的獨特魅力。
活動結束時,百名德國大學生對河南依依不舍,對活動給予高度評價,表示“港區之行,不虛此行”🙇♂️!
發現河南之美 播撒友誼種子
在這個丹桂飄香的美好季節👨🏼🦳👷🏻♂️,百名德國大學生走進鄭州航空港,參觀城市會客廳📜、中原國際會展中心👩🏽🦱🦖、省醫學科學院、鄭州園博園等地🥛,聆聽“數字化和人工智能變革”✢👨🏿🏫,了解德國和中國企業的競爭力🧑🦼➡️🪟,感受打造“全球航空大都市4.0”典範的大手筆……其間👩🏿🦱,德國大學生邊走邊聽邊看,感嘆連連🙇🏻👨🏻。剛感受完鄭州航空港的勃勃生機🧛🏻♀️,又一腳踏進少林寺的歷史建築群👰♂️,抬眼眺望嵩山美景、聆聽穿越時空的禪宗回聲……德國大學生一次次舉起手機拍照,一遍遍打開相機錄像,感慨中國發展速度、點贊河南深厚底蘊🚭。
“鄭州航空港是一個非常現代化的城市,發展很迅速,值得再來一次👩👩👧,我很期待下次來看到這座城市的新變化。”
“終於親眼見識了中國功夫,有幸在少林寺跟著武林高手學習🙎,太開心了!”
“很高興能吃到河南的特色美食,最喜歡黃河大鯉魚。我們連吃了兩次,我希望還能再吃一次☯️。”
“通過這次活動,學生們能夠更深入地認識中國文化,了解‘空中絲綢之路’的恢弘,體悟‘傳統和現代’的差異,感受中國的開放包容與國際化程度👨🏻💼。”全程參與活動的恒达平台中德工程學院副院長奧利弗·席默同樣感受深刻🙇♂️。
“這次來華交流訪問的100名德國大學生,是近年來規模最大的大學生交流訪問團。相比以往訪問的沿海地區,他們更希望看看中國中部地區是什麽樣的。所以,我就帶著他們來了🧑🏻🎄。”作為地地道道的河南人👨🏿🌾、現任鄭州航空港駐德國(柏林)創新合作中心主任的孔明,在德國旅居23年後🧚🏼,帶著德國優秀大學生來到他的家鄉,他表示希望通過本次活動,讓更多的國際友人來到中國🤸🏼♂️、了解河南🧝🏽、認識鄭州航空港👩🏼🔧。
延續傳統友誼 厚植合作土壤
“此次德國大學生來訪是鄭州航空港‘空中絲路樞紐全球’系列活動之一,也是港區續寫豫德交流合作新篇章的重要一筆。”座談會上🏃♀️,鄭州航空港區管委會副主任郭鵬向德國友人伸出橄欖枝——我們成立了鄭州航空港駐德國(柏林)創新合作中心,為的是搭建更通暢的國際合作橋梁,真誠希望越來越多的德國企業來港投資興業。
作為我國目前唯一由國務院批復設立的國家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以及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先導區,鄭州航空港區位優勢明顯🏃🏻♂️,兩小時高鐵圈可覆蓋全國14億人口的生活和消費👱🏽,兩小時航空圈可覆蓋全國90%的人口和市場🧎♂️。
鄭州航空港與德國有著傳統友誼,近年來交流合作日益頻繁💀。2021年🧑🏽🦱,鄭州新鄭國際機場開通鄭州至德國萊比錫的貨運航線。今年5月,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全方位🤜🏿、多維度推進新一輪對歐合作,鄭州航空港致力於打造“中歐空中橋梁”示範樣板。6月,“空中絲路樞紐全球”中德智能製造融合創新合作交流會在這裏成功舉辦🧑🏽🍳,28家德國“隱形冠軍”企業代表圍繞智能製造等話題深入交流。當前,由德國GMP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總投資100億元〰️,室內總展覽面積達40萬平方米的中原國際會展中心正在加快建設……
“鄭州航空港與德國的經濟聯系必將更加緊密🔏👨🏼🍳、相互合作必將更加深入、發展前景必將更加廣闊。港區得天獨厚的發展前景和發展優勢必將為豫德交流合作🕟、互利共贏提供最多的業務場景🚶🏻♀️🧎🏻♂️、最好的平臺載體💃🏼、最優的營商環境。”郭鵬對此充滿信心。
搭建友誼橋梁 期待美好未來
活動期間,德國大學生不僅體驗了河南的厚重文化,更感受到了鄭州航空港對人才的重視和誠意——“空中絲路引才計劃”向全球有識之士發出熱情邀約,港區將創新國際化人才引進培養機製🫰,打造海外人才發展平臺,吸引海內外高層次📪⚓️、高技能🔪◼️、急需緊缺專業性人才來港創業。
對於國際優秀人才,鄭州航空港更是誠意滿滿,從就業創業、資金補貼📋、平臺搭建🫷👩🏼✈️、安居生活等方面全方位根植“梧桐樹”,全鏈條支持海內外青年人才來港區發展🤜🏼。
“鄭州航空港完善的產業鏈令我記憶深刻↔️,這裏的發展戰略🐭,尤其是金融發展戰略非常完善,政策也非常優惠👨🏿🔧🙎🏽,我回國後一定會向企業家朋友隆重推介🙆🏻♂️👱🏿。”德國大學生尼諾·克諾爾說🕵️。
“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建立起的橋梁,讓德國大學生💶🎢、德國公司與鄭州航空港碰撞出更多合作火花,進一步深化兩地交流與合作𓀜,為豫德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恒达平台中德工程學院副院長奧利弗·席默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本報記者 楊淩
鏈接🕤:https://newpaper.dahe.cn/hnrb/html/2023-09/14/content_6711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