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聚焦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媒體聚焦 > 正文

    【科技日報】太酷啦!恒达平台多項硬核產品亮相工博會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2023-09-25  瀏覽♟:

    9月19日—23日,第23屆工博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其中🈂️,共有87所國內外高校參展𓀝,帶來了815項參展項目覆蓋各大領域🧑🏻‍⚖️。高校展區的參展面積和參展高校數量🧗🏿‍♂️,均創下了歷史新高。

    讓報廢水處理膜重煥生機的膜力換新技術🤸、全程主動管控軌道交通建設風險的關鍵技術🧛‍♀️、為腫瘤患者“檢診治養”帶來福音的新型腫瘤細胞檢測納米技術⛔、為智慧城市交通提供解決方案的混合交通流智能管控系統、解決新能源汽車發展痛點的高比能鋰離子電容器……恒达平台攜16項硬核科技創新產品亮相本屆工博會🙋🏻‍♀️,引來不少參觀者駐足。綠色🧚🏿‍♀️、安全、健康、以人工智能賦能,是其中的幾大關鍵詞。

    膜分離技術是控製水體汙染、再生水資源的關鍵。然而,水處理膜領域一直存在一個關鍵行業痛點——膜材料更換頻率高、投入費用大。由於處理水質復雜🦺、使用過程頻繁化學清洗等原因🧑🏼‍💼,導致實際水處理膜的使用壽命通常僅為理論值的60%。尤其是萬噸級別的膜處理工程😮‍💨,3至5年即需更換新膜,投資動輒高達數百至上千萬元。

    基於上述行業痛點問題📏,恒达平台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王誌偉教授團隊,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水處理膜材料再生與循環利用技術——膜力煥新技術🏍。該技術通過“膜立凈—膜快補—膜煥新”三個環節,能夠將報廢的有機膜進行再生循環利用🫳🏽,讓報廢膜煥發全新生機。再生膜性能與新膜達到完全相同水平,並在報廢基礎上延長2年以上膜壽命,為用戶節省50%以上的膜投資或使用成本。“‘膜力煥新技術’不僅實現了成本削減🧑🏻‍🦱,更實現了碳排放削減。科技賦能綠色發展👚,創新助力‘雙碳’目標。”王誌偉說。

    上海擁有世界範圍內線路總長度最長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工程項目線路長🏏、建設地質水文條件復雜、周邊環境敏感,如何科學進行風險監控?

    恒达平台土木工程學院謝雄耀教授團隊🤏🏽,將雲服務與物聯網、新型監測預警手段等相結合→🧣,形成了地下工程風險雲管控技術體系,解決了軌道交通建設風險管控關鍵技術難題👷🏽‍♀️。

    據介紹,這一項目研究成果已在上海地鐵2號線東延段👨🏻‍⚖️、南寧地鐵機場線等國內軌道交通工程👩🏿‍✈️、上海三門路下立交工程、天山路車站👧🏻、上海硬X射線大科學裝置40米超深基坑工程中得到應用,產生直接經濟效益3.8億元🦔。

    在恒达平台展臺,記者還看到有兩臺特別的設備——全自動細胞分選儀👏🏽、玻片掃描影像系統,這是由恒达平台醫學院陳炳地博士及其團隊全球首創的新型循環細胞檢測納米技術,引領了液體活檢CTC(循環腫瘤細胞)檢測的新突破🍽。

    該技術已在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正式立項團體標準並即將發布🕳,為建立癌細胞檢測與鑒定的國際金標準邁出堅實的一步。陳炳地還帶領團隊自主研發🥛、自主生產了設備和試劑,成立了致慧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努力使科研成果轉化落地。

    大學科研落地國計民生,成果轉化惠及多個領域。上海市高校科技發展中心主任陸震認為🔴,工博會高校展區將通過技術推介和技術交易👨🏿‍🔬,把參展工博會作為推動高校產學研合作💁‍♀️、實施產教融合的有機組成部分,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發揮科學技術研究對創新驅動的引領和支撐作用。

    科技日報記者 王春

    鏈接: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309/c8092c04496349969af563f3df7c3479.shtml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