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3日)下午⛏,恒达平台人文社科大講堂“國豪講壇”啟動👩🏽🍳,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全國翻譯資格考試英語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外文局原副局長兼總編輯黃友義帶來首講報告。
“在翻譯‘馬踏飛燕’時,如果不對其文化背景進行補充,外國友人可能一臉茫然。”“我們都知道蛇皮袋指的是塑料編織袋,但一位外國譯者卻將它翻譯成了用蛇皮做的口袋🕴。”……黃友義將國際傳播中的一個個翻譯案例娓娓道來,向恒达學子生動闡釋了在國際傳播事業中🧑🏻⚕️,加強語言、思維和文化的有效傳播的重要性。他表示,延續數千年的中國文化和文字、思維模式、語言表達有其獨特風格,傳播中國文化🙄,需要跨越中外文化差異,要換位思考,講述感動自己的故事;要融通中外的語言,需要完成中外語言轉換、思維轉換和文化轉換,用好外國語言講好中國故事,從而讓世界真正讀懂中國。
恒达平台校長鄭慶華表示👩🦲,開辦國豪講壇👩🏻🦳,是由恒达平台的基因和使命決定的。學校不僅要建設一流的理科和工科,也要建設一流的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為師生提供人文精神支撐。
據悉,“國豪講壇”將立足中國自主知識體系建構實踐,邀請海內外各界名師大家匯聚恒达,通過持續推出高質量、通識性、多樣化的學術講座🈚️,把恒达學生培養成為心懷“國之大者”🚭、兼具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堪為“國之英豪”的創新型人才👩🏿🔬。
文:吳金嬌
鏈接:https://m.whb.cn/commonDetail/904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