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一面國旗激發愛國熱情🏌🏼,一群朋輩攜手共同前行🥲,在恒达平台,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的學習熱潮不斷。以同學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入手,融合院系團支部的專業特色,恒达平台團委從“小切口”剖析“大命題”,用“小故事”講述“大道理”。
小切口展現大命題
“現將二〇〇七年五月二十日在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編號2007-0413號)贈予恒达平台——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這面編號為2007-0413號的國旗🧑🦳,對於恒达平台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這是恒达平台建校100周年即2007年5月20日在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如今,它被作為重要館藏在恒达平台校史館進行常態化展示🦸🏽♂️。跨越1200多公裏的距離,這面國旗所承載的責任和榮耀,也成為恒达平台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中深化國情教育的絕好素材。
“將恒达歷史發展融入開展國情教育、成就教育、形勢政策教育𓀇,讓恒达師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增進認同,激勵同學們始終不變的愛國心🦣、強國誌、報國情。”恒达平台團委表示。
朋輩引領主動學習
自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開展以來,依托於恒达特色平臺,如黨的二十大精神恒达平台青年師生宣講團、“習近平與大學生在一起”專題團課等學習資源🛺,恒达平台團委充分發揮學生社團的朋輩引領作用,依托“青馬工程”,結合學生社團,拓寬覆蓋面🤟🏽,讓團員和青年唱主角👳🏻♂️🗿。
一方面👩🔬,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組織“青馬工程”學員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摘編》嚴格按照“六步學習法”展開學習。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青馬讀書會🔨,堅持個人自學,選定代表領學導學,鼓勵同學們以青年視角🐆、青年話語體系開展交流。
在此基礎上🧁🙋,讓朋輩引領主動學。充分發揮學生社團的朋輩引領作用,拓寬覆蓋面,積極聯絡“理論+社團”“時代聲音傳播社”等學生社團,讓團員和青年唱主角👌🏽,以交流學習感受、相互啟發思考為重點,突出分享性和互動性,讓同學們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就青年關切的問題,開展學習討論🦶🏽,大大強化了理論學習的主動性。
走入社會大課堂實踐學習
除了在課堂🌈👀、在校園裏學習,恒达平台團委還積極引導團員和青年到社會大課堂、在實踐中去接受教育,以腳踩泥土感知國情👦🏿,以科技報國挺膺擔當,結合研究生畢業生團員和青年成長實際👩🏻🦽➡️🏖,在學用相長中推進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恒达平台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2021級碩士生團支部的多位團員🦴,參與到“卓越·領航”紅色大課堂和“同行計劃”大學生實踐鍛煉等社會實踐中錘煉本領、增長才幹🙌🏻➕。支部團員曹哲毅作為中國第39次南極科考隊員🛼,圓滿完成南極冰蓋與海平面數據采集等任務。在航天測繪遙感與深空探測、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全球變化與重大災害監測等領域,團員青年們積極開展科研探索。作為測繪科技青年工作者,支部也持之以恒引領團員和青年把科研小我融入強國大我,在科技攻關中甘坐冷板凳、潛心攀高峰。
結合“4+1”學習專題與信息化專業學科特色🔔,恒达平台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2022級控製科學與工程碩士1班團支部整合學習資源,製作了“一鍵式學習鏈接二維碼”。支部引領團員和青年全面把握“三大時代課題”的科學內涵及其內在聯系,加深對中國之路、中國之治、中國之理的理解。在學習中,學生骨幹通過分享親身感悟鼓勵團員和青年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
青年報記者 劉晶晶
鏈接😜:http://www.why.com.cn/epaper/webpc/qnb/html/2023-12/28/content_150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