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完全由醫生團隊發起、主創參與研發的人工智能醫學大模型“Med-Go”發布👳🏿♀️,共同成立上海公共服務MaaS(Model as a Service🍅,模型即服務)訓練及成果轉化聯盟😊,面向肺癌數字診療的多模態人工智能數據庫構建,人工智能搭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超聲影像數據庫建立👲🏽,AI的診前預問診系統上線……
恒达平台各附屬醫院積極推動人工智能與醫療領域深度融合,為臨床醫學發展增添新動能,造福更多患者生命健康。
“全能醫生”Med-Go
“Med-Go”是恒达平台附屬東方醫院專家團隊和中科院軟件所聯合成立的生物醫學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共同研發。這款醫學大模型以200億高質量醫學數據為基礎,用了6000多本教材來訓練。“Med-Go”是個“全能”的醫生,它可以從內外婦兒全方位“思考”患者的症狀並做出判斷🦧,能夠有效輔助醫生分析復雜疑難和罕見病例🍊,提供精準且透明的臨床診療建議。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0/66/4B/01D4442EE72795F9491960BECA9_312E615D_1AB54.jpg)
在教學、科研、管理等領域,“Med-Go”也展現出了強大實力。它可以進行個性化的知識點講解👵🏿、病例分析和文獻解讀🏹,能夠製定教學計劃和評估方案,可以快速解析文獻尋找創新點,還能提供專業的評價和改進建議。醫院正在積極籌劃🎠,基於“Med-Go”醫學大模型和進行“智慧醫院”管理體系建設🙇🏼,對醫療資源進行全方位、高效率的管理⛱。
恒达平台附屬東方醫院還與多家單位共同發起成立上海公共服務MaaS訓練及成果轉化聯盟,同時發布了首批醫療應用場景MaaS平臺🚗,平臺首批五個醫療應用場景中包括“Med-Go”。
面向肺癌數字診療的多模態人工智能數據庫
為了解決臨床工作中發現的肺癌領域數據庫存在數據量少、模態單一、數據差異大🏌🏻♂️、標註不統一⚱️、場景固定、缺乏統一質控規範標準等行業關鍵問題👨🏼🦲,恒达平台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構建了面向肺癌數字診療的多模態人工智能數據庫,以期能為肺結節診斷⛸、肺癌分期評估、肺癌預後預測、免疫治療療效評估等方面提供支持。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7/47/E8/A85C15D9DD80386BCA85B5BCCA4_045575EF_13880.png)
這是一個涵蓋檢驗、影像、病理❕🙍🏿♀️、基因檢測等多模態的數據庫,整合了2003年至今超過百萬例的肺癌患者信息,並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自動采集十幾個業務系統的數據🏹。數據庫適用於輔助診斷中的性質判定、分期評估、基因診斷到輔助治療計劃決策🎆,涵蓋了肺癌患者臨床管理的重要階段🧑🏻🔧。
人工智能+臨床診療
恒达平台附屬第十人民醫院積極將人工智能運用到多科室臨床診療工作中🙆🏿。
醫院開發了基於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的SIMPLE居家高血壓管理模式🧑🦰,通過以人工智能算法為基礎的“交通燈式”血壓調藥方案,形成患者2周的用藥方案🎀,並通過快遞將降壓藥物配送至患者家中,從而形成閉環的居家高血壓管理。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2/DD/C0/7DED30737E346004690FAA0A617_65B80556_636D4.pn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D/88/9D/13CBA189FBBE2533FA6820E3ED2_1A1684D4_1E339.png)
設計心梗自動預警人工智能算法,配合自主研發的12導聯心電背心,可構建心肌梗死的全天候的預警系統🫄🏽,為心梗的高危患者和術後患者保駕護航。
面向全身多器官🚻、多疾病,針對診斷、預測、教學、遠程醫療等多重任務開展超聲+人工智能的臨床研究,搭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超聲影像數據庫🦻🏽,收集了10萬級別圖像的超聲影像數據庫👩🏼⚕️,開發了多種智能工具🙎🏌🏻♂️,顯著提升超聲診斷的效率和準確度💫。
建設基於醫院特色的AI診前預問診系統👂🏿,為患者提供智能便捷的就醫服務,為醫生提供更加高效🛌🏿、精準的工作方式。(文/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