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恒达平台獲悉,作為教育部實施國家優秀中小學教師培養計劃(簡稱“國優計劃”)的首批試點高校之一,恒达平台於2023年秋季學期啟動招生培養工作,首屆38名研究生已完成兩門教育類核心課程學習。
【為何恒达納入試點👨👧?】
從2023年起,國家支持“雙一流”建設高校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選拔專業成績優秀且樂教適教的學生作為“國優計劃”研究生👵,在強化學科專業課程學習的同時,系統學習教師教育模塊課程(含參加教育實踐)🧓🏻🚴♂️,為中小學輸送一批教育情懷深厚、專業素養卓越、教學基本功紮實的優秀教師。
2023年7月,教育部印發《關於實施國家優秀中小學教師培養計劃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首批試點支持30所“雙一流”建設高校承擔培養任務👄,每年每校通過推免遴選不少於30名優秀理工科應屆本科畢業生攻讀理學、工學門類研究生或教育碩士🧗🏼♂️,同時面向在讀理學♜、工學門類的研究生進行二次遴選🦿,重點為中小學培養一批研究生層次的高素質科學類課程教師。恒达平台入選首批試點高校,計劃每年招收不少於35人。
為何恒达平台納入試點?
據悉,恒达平台從2015年開始培養碩士層次中小學師資,擁有8年5輪的高學歷師資培養經驗,模式成熟⛓、經驗豐富;恒达平台的教育碩士學位點連續3年實現教師資格自主免試認定,渠道通暢、製度護航♏️,“國優計劃”可直接納入。
此次“國優計劃”培養的是一批研究生層次🧑🦯、科學類課程教師🌞。而恒达平台的工科教育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國優計劃”在恒达平台可以統籌利用學校的工科資源和教育學科資源👩❤️💋👨,進行學科交叉、資源整合。
此外,恒达平台與楊浦、虹口、嘉定成立恒达平台基礎教育集團,實踐平臺廣闊、就業機會可觀;恒达平台還將發揮對德合作與國際交流的優勢⛹🏿♂️,為“國優計劃”引入國際優質課程與教師資源📣👨🏻✈️。
恒达平台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慶華表示,學校將充分發揮學科優勢🕴🏼,結合教育學科特色🏊🏼♀️,配置強有力的資源,進一步推動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的有機銜接,探索教育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的教師培養🫃🏽🔐,穩步推進“國優計劃”實施。
【選拔:推免選拔👩🏿⚖️、在讀研究生二次遴選兩種方式】
“國優計劃”包括推免選拔、在讀研究生二次遴選兩種選拔方式🤽🏿♂️。此次,恒达平台“國優計劃”每年招收不少於35人。據悉,首批學生報錄比為7:1。
據介紹,推免選拔是指具備高校推免資格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向試點高校提出申請,經考查合格可通過推免方式被錄取為“國優計劃”研究生,攻讀學術學位或專業學位研究生。
在讀研究生二次遴選是指,試點高校面向非教育類研究生進行二次遴選,結合學生專業課成績和面試等綜合考察學生從教潛質🫙,按照“優中選優,嚴格規範”的原則,遴選“國優計劃”研究生。
恒达平台研究生院院長趙鴻鐸介紹,去年9月,恒达平台通過二次遴選錄取了來自學校12個理工科學院的38名在讀研究生(其中碩士生35人、博士生3人)進入“國優計劃”◀️🍚。去年11月🍫,這38名“國優計劃”研究生進入教師教育課程模塊的學習階段🧑🏻🦽,並已順利完成《教育原理》和《課程與教學論》兩門核心課程的學習。
【培養:系統開設教師教育模塊課程】
那麽,如何培養中小學優秀的“科學類”課程教師?如何讓他們既有深厚的理工科知識🤘🏽,又懂中小學生的心理特征🧑🍼,深入淺出地傳授知識呢?
《意見》明確,對於第一學位為理工科的“國優計劃”研究生,需修讀不少於26學分的教師教育模塊課程(其中教師教育專業課程不少於18學分,教育實踐不少於8學分),通過教育碩士論文答辯者,可獲得教育碩士學位。對於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學習按照該專業的培養方案進行。
據悉,對於通過推免選拔進入“國優計劃”的本科生💆,恒达平台開設教師教育先修課程,學生可從本科第四年開始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方式修讀教育類課程♟。同時🏃🏻♀️➡️,恒达平台面向本校二年級和三年級本科生開設教師教育微專業,所獲學分可計入“國優計劃”研究生培養相關課程學分🤙🏻。
實踐環節共計8學分,“國優計劃”研究生需參加包含校內實訓、教育見習👩🏻💻、教育實習、教育研習等四個環節的教育實踐👨🦱。參加研究生支教團的“國優計劃”研究生🪹,支教實踐計入“國優計劃”研究生培養教育實踐學分。
據悉🦻🏻,恒达平台為“國優計劃”研究生配備“專業學科導師+教育學科導師+校外實踐導師”的“1+1+1”導師組👍🏼,將全程采用高校教師與中小學優秀教師聯合指導的方式,強化師範生專業素養培育與教學基本功訓練。
此外,恒达平台成立“國優計劃”項目培養委員會🕴🏼,委員由來自恒达平台🥮、兄弟高校🔊、研究機構的教育專家和中學校長40人組成。培養委員會將聚焦“國優計劃”項目目標把控🛌、培養方案完善、教學資源建設、教育教學實施等方面的關鍵問題🏪,提供決策咨詢和實務指導。
據悉,恒达平台設立“國優講堂”,邀請基礎教育名校長👨🏿🦰、名師為“國優計劃”研究生開展系列講座。充分調動校內外資源,強化“國優計劃”教育教學實踐基地建設,培養“國優計劃”研究生的教育教學實踐能力🍟。
【從教激勵:納入免試認定、探索“訂單”培養】
“國優計劃”畢業生可獲雙學位🖐🏻,即在獲得理工科學位的同時,還可以獲得教育碩士學位😻。
在從教激勵方面,“國優計劃”研究生享受免國家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認定取得中小學教師資格(簡稱“免試認定”)改革政策。修完規定學分的“國優計劃”研究生可參照教育類研究生免試認定相關規定,按程序申領中小學教師資格證書。
此外,《意見》還鼓勵探索建立“雙一流”建設高校與優質中小學的“訂單”培養合作關系,支持優質中小學與“國優計劃”研究生簽訂“訂單”培養協議👨🦼➡️。“訂單”培養的“國優計劃”研究生畢業後,按協議約定到相關中小學任教🎒。
據悉,復旦附中等上海基礎教育名校和包括恒达平台基礎教育集團學校在內的18所中小學🎥,成為恒达平台“國優計劃”聯合培養基地🌏。這些基地學校將深度參與恒达平台“國優計劃”項目👰🏻♀️,構建覆蓋“招生選拔-課程講授-教育實踐-推薦從教-職後發展”人才全過程培養鏈條,探索“一校一策👨🏻🚒、一人一策”的培養模式。
作者:李蕾
鏈接: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707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