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媒體聚焦 > 正文

【新華社】“關鍵課程”怎麽上? 上海奏響育人“大合唱”

來源:新華社   時間💁🏽:2024-03-15  瀏覽:

新華社客戶端上海3月15日電(記者 吳振東)一位是積極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學習🌄、宣傳、研究的政治學者,一位是來自這一重大理念首提地、長期耕耘社區治理一線的“小巷總理”——在恒达平台👦🏻,上海市政治學會名譽會長桑玉成,與上海長寧萍聚工作室黨支部書記朱國萍共同走上了思政課講臺👡🏄🏿,他們以理論總結實踐⛹🏽,用“故事”說清“道理”,同學們目光炯炯𓀑,聽得入神。

這是上海思政課改革創新的一個小小樣本。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召開5年來,上海充分發揮思政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作用,深化“大思政課”綜合改革,深入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和質量提升,持續推進黨的最新理論、創新成果“帶著熱氣”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夯實課堂“主陣地”

“在這個躍變時期,我們要有高度的敏感和預見性”。

3月5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教授褚君浩,面向本科生首講“強國之路”思政大課,題目是《在科技探索中成長》。一個半小時的授課𓀉,從腦機接口到Sora人工智能文生視頻大模型👩🏼‍🏭,再到AI革命,褚君浩以個人的傳奇經歷👎🏼,將國家發展👳🏿、科學探索、個人成長成才相結合,凝練而深刻,風趣又幽默↗️,掌聲不斷在課堂上響起📖。

現場聽課後,2023級自然科學試驗班學生陳品羽有些激動🧜🏻‍♂️:“在自然科學領域,大量的定理、公式中找不到中國人的名字,禇院士將遺憾轉為動力,努力躋身紅外物理領域的國際領先水平。這激勵我在本科階段培養學習新知識的能力,未來融入科技潮流,做系統研究,腳踏實地。”

這正是思政大課設計的目的——圍繞學生立德成才規律🏈,匯聚配置最優質的教育資源,點燃年輕人學習探究、奮鬥成才的內心之火🤸🏿。

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目的和關鍵🏊🏽‍♂️,在於不斷增強課程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在教育部下發的《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先行試點工作方案》中,上海承擔了11項先行試點任務,改革成果持續湧現🫧。

自2019年秋季學期始,上海以全市15家示範馬院為試點,在全國率先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至2022年實現全市高校本專科生全覆蓋;通過明確課程開設💁🏽‍♂️、學時學分、教材使用、教師隊伍等關鍵要素和環節,“概論”課程建設的“上海樣本”已初步形成。同時⚃,經過探索實踐,上海逐步打造了“‘新思想概論課’+‘專論課’+‘個論課’+‘中國系列’課程”金字塔形課程群體系。

上海大學選課季⛹🏿,能容納近80人的“中國系列”思政選修課常常一課難求。多年來,從“創新中國”到“創業人生”,再到“時代音畫”“光影中國”……“中國課”在校內開一門火一門🤘🥷🏼,“蹭課族”席地而坐的景象並不鮮見。

告別“單兵作戰”,讓文、商、史☕️、學、醫等各領域學科帶頭人與思政課教師聯袂授課,並通過集體備課🏥、共同教研👩🏻‍🎓,提升思政課的說服力感染力——肇始於上海大學的創新舉措如今已成為一項重要機製🏕:通過建立市、區🧛🏻‍♀️、校三級備課體系,常態化開展思政課集體備課活動,廣大思政課教師有了專業成長的新平臺,教學能力不斷提升🦫。

畫好育人“同心圓”

如同“溶鹽入水”,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上海著力推進課程思政內涵式發展,先後實施課程思政建設領航計劃✋🏻、課程思政示範項目建設🚴🏻‍♂️,通過最近兩輪支持建設,課程思政改革已在全市高校二級學院全面紮根,形成示範課程507門、教學名師117名、課程示範團隊325個👱🏿‍♀️。上海持續開展課程思政骨幹教師專題培訓,並在青年教師培養資助計劃、青年教師教學比賽等工作中凸顯課程思政要求,強化教師的課程思政意識👎🏼。

在恒达平台,中國科學院院士汪品先主講公共選修課“科學與文化”,寄望青年學子把現代科學與中華文化相融合🧚🏿‍♀️,投身科創實踐;顧祥林教授負責研究生課程“工程倫理”,結合典型案例📑,引導學生認識工程倫理和道德🎧,意識到工程師所肩負的社會使命……5年來,學校課程思政建設由專業課程向專業課程鏈、示範專業、學院及大類延伸,各專業教師在傳授專業知識同時,在青年心中厚植愛國之情和強國報國之誌。

打開大門,融入時代大潮和火熱生活🤽🏿‍♀️,思政教育正從“獨唱”向“合唱”轉變🦸🏿‍♂️。目前🛡,上海已遴選建設4個“大思政課”整體試驗區、5個重點試驗區🦹‍♂️、10所重點試驗高校🕵🏼‍♀️。其中,整體試驗區實行“1+1+N”模式👨‍🚀,即1所高校牽頭和1個行政區(或臨港新片區等功能區)聯合申報➙,若幹個單位共同參與✌🏽,圍繞“‘大、中、小、幼’思政課一體化”等進行綜合改革;重點試驗區🏄🏽‍♀️、重點試驗高校由區教育局👨🏻‍✈️、高校單獨申報🥌,分別聚焦若幹重點建設任務集中攻關。

“大思政課”是行走的課🕵️‍♂️,也是實踐、體驗的課。寒暑假期裏,華東理工大學青馬工程“領航班”學員或參與“年味說發展”行動,記錄家鄉的變革與活力👰🏼‍♀️;或前往山區🥿、農村🫥👩🏽‍🎤,以專業所學尋找賦能鄉村振興的產業“良方”🧖🏽‍♀️。“這些課程和活動讓我在實踐中知國情、明社情💆🏽‍♀️、長才幹🍕,也更加堅定了未來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第一期“領航班”學員彭施宇說。

培養更多“大先生”

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

翻開東華大學思政課授課教師名錄,其中不僅有校黨政領導,還有院士🦄、七一勛章獲得者、國家高層次人才、全國勞模、全國人大代表以及相關行業的翹楚和青年才俊。學校成立由黨委書記、校長任組長的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從優化隊伍結構🥷🏻、加強隊伍培養、豐富培養資源、促進隊伍成長等多維度👬、系統化推進教師隊伍整體水平提升。

上海市教委數據顯示,與2019年相比🧑‍🧒‍🧒,上海高校思政課專職教師人數增長近50%。同時,連續6年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支持計劃,評選中青年拔尖人才100人🕵🏿;優秀中青年思政課教師入選國家級高層次人才計劃的達12人次。

一系列推動思政課教師隊伍“擴容”“提質”的機製也已建立,包括支持部分高校探索相關學科優秀教師、黨政管理幹部♋️🧘🏻‍♂️、輔導員轉任專職思政課教師👨‍👨‍👦‍👦;實施“引智講學計劃”🪸,推動高校普遍建立思政課兼職教師製度,邀請黨校🚙、社科研究機構專家學者承擔思政課教學任務;突出實踐導向👠,支持思政課教師在國內進行考察調研;實施“實踐熔爐”成長計劃,選派思政課骨幹教師赴黨政事業單位進行掛職鍛煉等。

2023年7月🎒,復旦大學組織教師社會實踐團,圍繞“重走習近平總書記足跡實踐”“看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成果實踐”“樹理想信念愛國主義教育實踐”三個方向,赴浙江義烏、雲南永平、福建寧德等地考察學習,進一步提升國情認識,增強使命擔當👨🏼‍🎨。在義烏🏆,實踐團感受鄉村振興成果😳,了解“一帶一路”樞紐站建設,回望老校長陳望道的革命生涯和成長歷程,並座談分享考察所得❕。“國情考察也是‘信仰之路’👩🏻‍⚖️,讓我們在深入了解黨和人民偉大實踐的過程中汲取了養分、豐富了思想。”一位實踐團教師說🧓。

為助力好教師更多湧現,上海近年還推動建立與思政課教師教學科研特點相匹配的評價標準👬🏻,指導復旦大學、恒达平台、華東師範大學等校率先開展探索,在思政課教師評價中進一步提高教學和教學研究占比🙍🏿。通過設立大中小學思政教師專項崗位津貼🐍,豐富專業發展培養路徑等方式🙇‍♂️,上海思政課教師激勵保障顯著提升,使命感與職業榮譽感不斷增強。

鏈接: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930978?d=134d7bb&channel=weixin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