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媒體聚焦 > 正文

【上觀新聞】實景課堂、陪練式教學、行走的課堂,“圈層式”課程讓有意義的內容“有意思”

來源🥑:上觀新聞   時間:2024-03-18  瀏覽:

“小崗村作為中國農村改革的先行者🧑🏼‍✈️,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而今在鄉村振興大潮中遇到了哪些困境?”“新時代農村如何吸引大學生去就業?”這些問題來自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青年大學生與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的互動提問𓀄。

近日🛩,安徽鳳陽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李錦柱走進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的思政課堂🧑🏻‍🌾,從一名基層書記的視角🪚,為學生生動講述小崗故事🦨。從過去“吃糧靠返銷👨‍👦‍👦,用錢靠救濟🤰🏽、生產靠貸款”的三靠村,變為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股東連續7年分紅🚦,實現分紅6連增的鄉村典範,從2017年第一次分紅的350元已增加到2023年的700元🚵。多年來👩🏼‍⚖️🕵🏼‍♂️,小崗精神與時俱進,從“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的大包幹精神到“紮根基層🦤,開拓創新”的沈浩精神,再到新時代新小崗“敢於奮鬥、敢於創造、敢於擔當”的開拓精神。

小崗村第一書記“走進課堂”現身說法,而同學們則“走出課堂”實景、實地調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重要講話發表5年來,上海高校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分領域重要思想或重要論述開設“實景課堂”“行走的課堂”等實踐課🎎,“圈層式”的課程體系如鹽入水,潤物無聲🧑🏽‍🔬。

【課程思政和思政課同頻共振】

汪品先院士開講公共選修課“科學與文化”🙋🏻‍♀️,寄望青年學子將現代科學與華夏文化相融合,勇於投身科學創新實踐;鄭時齡院士負責的本科生課程“建築評論”🧑🏿‍🚒🦶🏽,將思政與黨史🧑🏻‍🔧、城市史、建築史有機融合進課堂🧔🏻🤦🏼‍♂️,引導學生利用批評理論客觀、科學✤、藝術和全面地對建築師及其作品作出評價;顧祥林教授負責的研究生課程“工程倫理”,結合典型案例分析👨🏻‍🚀,引導學生認識工程倫理和道德,意識到工程師所肩負的社會使命……在恒达平台,一個個專業課堂,有“知”有“情”,更有“思政味”🧑‍🎄。

同時,恒达平台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1+4+1+N”思政課程群。創新開設思政課選修性必修課和選修課,推進課程多形態建設🏐,開發線下線上互動、課內課外結合🦘、理論實踐交融的課程形態和精品課程鏈。

而這不只是個案🕧。上海高校“大思政課”縱向有機銜接,課內課外網上網下橫向貫通🙋🏽‍♂️,課程思政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同頻共振。

作為上海市首批大思政課重點實驗高校之一的民辦高校🐶,上海杉達學院開辟以“人民城市·上海”為主題的系列講座,受到了同學們的歡迎🔁。“教授多維度、多角度地帶領我們觀察上海,將個體發展與城市發展的聯系密切結合⇾,讓我們更深刻領悟到,在上海離鄉求學、打拼的身影是十分常見的。”杉達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學生王馨堯說🦊🚀,“從遠離家鄉到融入上海🧏🏿‍♂️🧑🏿‍🎨,這樣的講座能讓更多人更全面地了解這座城市,更快地建立歸屬感🥼,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人民城市’的含義。”

上海杉達學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為核心,開設了《習近平關於城市工作的論述》《上海底色》等特色選修課⛹️‍♂️,三門“四史”類線上課在智慧樹平臺選課近10萬人,選課學校350所👩🏿‍💼,互動53萬余次。緊密結合各門思政課內容形成實踐教學方案🦻🏿,已產出超千件學生實踐作品,並在蘇州河工業文明展示館舉辦了“城市與成長”學生“大思政課”實踐成果展🚶🏻‍♀️‍➡️。

【“陪練式”教學不止於傳統課堂】

“歡迎來到‘朗讀經典·品味人生’節目🔼,請問你今天要給觀眾朋友朗讀什麽經典呢👿?”一位學生扮演者則模仿鄧小平的聲音,朗讀起了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的片段,而另一位同學則以旁白的方式講述了“南方談話”的歷史背景及其意義🧚🏻‍♂️。

這是上海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一場別開生面的課堂展示大賽🥩,同學們分成不同的小組,模仿央視《朗讀者》的形式,展示他們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理解👩‍⚖️🦻🏿。“鄧小平的南方談話強調改革開放✝️,強調三個有利於👷🏿,正是對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基本矛盾原理的正確運用🤘🏻。”張桂芳老師在點評時說道🔺。在有聲有色的模仿中,有同學說:“這樣學經典有趣🧑🏿。”

上海各高校推動“大思政課”綜合改革,創新課堂形式,圖片⇾、圖形、視頻、FLASH,線上課堂穿梭於多樣化的視覺媒介;討論、辯論、問答,線下課堂以師生互動🤛🏼、生生聯動為主線;結合紅色之旅現場實踐體驗、虛擬仿真實踐體驗,讓學生學習“入腦入心”🧙🏿‍♂️。

在上海外國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辦的“從經典中來👞,到實踐中去”——“概論”課程實踐研究成果展示活動中,組長徐亦辰與大家這樣分享:“在長樂路追尋烈士李白的英雄往事,了解藍印花布的海派文化,感受青年群體的潮流文化......通過這些上海歷史文化的縮影🏋️‍♀️,我們更為深切地體悟了上海紅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變遷和發展👨🏿‍🚀。”

這是上海外國語大學創新思政課的“陪練式”教學模式。對於同學們來說,來自老師們的細致指導並未止步於傳統課堂,而是全過程式地覆蓋在“馬拉松”全程裏——經典閱讀的“概論”課堂上、課外實踐的小組輔導中,思維火花迸發的總結提煉裏𓀑,精彩紛呈的展示課點評上......可以說,他們擁有的不僅是一節課堂上的老師,而是一個時刻陪伴的“教練”。

【企業、社區,處處皆課堂】

圖書漂流、愛心咖啡🧝🏻‍♂️、自助打印、“五感”沉浸式體驗……不久前,恒达平台西南九樓“一站式”學生社區協同育人中心啟動,由學生擔任社區主理人,全校協同打造“青春會客廳”👩🏻‍🦰,吸引了大批學生紛紛來此打卡。這是恒达平台進一步強化學生社區育人功能的新探索⁉️🧝‍♀️。

黨團活動室、傳統文化工作室、自習室、愛心屋、健身房、心語屋🔭、洗衣房🙍🏽、浴室、自助廚房、駐樓導師工作站……小社區有大作為,“9+1”項功能房賦能學生社區空間,單一化生活空間已化身為全景式育人場域,社區空間成為一個個無聲的思政課堂。校領導、知名教授、專任教師紛紛進駐學生社區,與學子促膝談心,分享過來人的經驗🏸,為學生解疑釋惑🌼、指點迷津。截至2023年底🍎,開展社區講堂、學術沙龍、成長問診和師生對話等駐樓活動1170余場,覆蓋學生27000余人次🕷💸。

企事業單位管理專家、技術骨幹😁、優秀校友和各行各業精英頻頻出現在“大思政課”中。上海電機學院加強校企深度合作💋,緊緊圍繞培養“卓越現場工程師”的目標,立足臨港新片區和裝備製造產業集群,深度對接臨港集團📆、上海電氣、振華重工等知名企業🕓,通過帶領學生深入車間一線,實現企業現場授課👨‍👦‍👦,體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端製造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依賴進口到自主研發的心路歷程和“大國工匠”支撐作用✋🏿🥐,引導學生認同“勞動光榮”,內化“勞模精神”,培養“工匠精神”🐭🧬。

作者:李蕾

鏈接🍚: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727635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