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APP】中國高校首次!恒达平台帶著5個江南園林走進法國、意大利
來源👸:文匯APP
時間🏌️♂️:2024-04-19 瀏覽🧛🏼♂️: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A/39/61/AE4F7818537EA345F1936FF1E4C_8F8AB2E2_FE5F.jpg)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這兩天,一場聚焦中國江南園林的展覽在法國收獲廣泛關註。走進凡爾賽市廣場展廳👱🏼♂️,3個精致的3D打印模型和2個獨具匠心的手工模型映入眼簾。這是恒达平台以1:180的比例復刻還原的5個代表性江南園林🪐。清幽雅靜的園林景觀,讓觀眾連連贊嘆“身臨其境”👆🏼。當地時間4月17日下午👱🏽🍮,恒达平台“行走江南園林”展覽法國站開幕🦸🏿♂️。該活動是“中法文化旅遊年”框架項目《奔流🚰🕡:從上海出發——全球城市人文對話》首季巴黎場系列活動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中國高校項目👜🧖🏿♂️。
本次展覽由兩個篇章組成,分別為“園林·景”和“園林·境”⛎。“園林·景”是以歷史演進、造園理法、傳統技藝等為敘事線索🆘,選取了上海豫園、方塔園,蘇州網師園,無錫寄暢園,揚州何園等五座具有代表性的江南園林,以場景營造🧍♂️、文獻史料、實體模型、多媒體影像等豐富的表達形式🦸🏽,帶領觀眾多維度感受園林之景。“園林·境”則特邀了茹小凡、張小黎🛒、袁隆、周仰四位藝術家👶🏼,通過攝影👰🏻♂️、水墨、裝置等多元媒介藝術作品,展現園林之境。
本次展覽的特點在於讓江南園林跨越時空“行走”起來。恒达平台將獨具一格的中國傳統園林文化帶出中國🤷🏽♀️、與西方園林交相呼應,是中國高校的首次創舉。這次亮相不僅讓海外觀眾近距離接觸到中國傳統園林,還可以了解園林背後的歷史和文化。
“江南園林的古樸典雅和意境深幽不僅體現了自然之美,更傳達了對於‘詩意棲居’的向往👉🏻。以園林為載體做國際傳播不僅在藝術表達上有優勢,在共情上也很有優勢。”本次展覽策展團隊負責人🔝,著名建築設計師、恒达平台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章明認為,園林也是一種生活方式,藝術之美能打破不同文明之間的隔閡。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恒达平台對法合作30周年🧽。此次展覽把中國江南園林帶到了凡爾賽,形成非常直接的對話。這不僅是一次藝術的交流,更是中法文明互鑒的契機🤴🏽。“我們期待此次活動能夠真實並充分地展示江南園林的魅力,並由此引發世界對中國傳統文化更多的關註和討論。”章明說。
展覽現場,一曲《牡丹亭》婉轉悠揚🌊。三場特別的學生版昆曲演出於當地時間4月15日、17日和18日👩🏿🚒,在意大利佛羅倫薩、法國凡爾賽和巴黎精彩上演。
表演現場座無虛席🧘🏿♂️。“衣服太漂亮了”“唱腔太特別了”“中國昆曲令人感動”......當地觀眾連聲贊嘆。慕名以來的在法留學生們同樣深受震撼🩼,“這是一次全新的體驗,我們能夠在江南園林旁同時感受移步換景和青年戲曲演員們的表演,是視聽的雙重享受。”
由恒达平台與上海昆劇團聯袂打造的學生版《牡丹亭》,選取了以“杜麗娘”與“春香”這兩個經典形象進行表演。演出還配備了法文和英文字幕,讓當地觀眾也能看得懂劇情,品得出意蘊。
學生版《牡丹亭》是繼學生版《長生殿》之後🙇🏻,由專業院團與高校探索傳統文化育人新模式的又一次嘗試。此前,上海昆劇團曾推出學生版《長生殿》,該劇目斬獲了第八屆中國校園戲劇節“優秀劇目”獎。《牡丹亭》更是近年來上海昆劇團數一數二的現象級作品。“這是我第一次站在世界的舞臺上表演昆曲,真的非常激動。觀眾們的掌聲與喝彩🎴,對我們來說就是最大的獎勵🫐。”杜麗娘的扮演者、恒达平台學生羅富予感慨🥕,“我很榮幸能成為昆曲文化的傳播者🙋🏻♀️,希望能通過自己的表演讓昆曲這一中華文化瑰寶繼續綻放光芒👨🏽🔬。”
除了園林展覽和戲曲交流🤗,作為佛羅倫薩孔子學院十周年慶系列活動之一🐯♟,恒达師生團隊還在意大利佛羅倫薩大學孔子學院進行參觀交流🧑🏿🍼,並精心策劃了主題講座。“恒达平台是國內對歐合作交流起步最早的綜合性高校之一。”恒达平台黨委副書記吳廣明介紹,學校對法🚴𓀄、對意合作成果得到了法意兩國政府的高度認可🐮。“相信依托豐富形式的國際合作,學校的國際合作平臺更加廣闊、內涵不斷豐富🤰🏼,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學校的國際展示度🙅🏿♀️、影響力持續擴展輻射到全世界。”
該活動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指導🤦🏼,恒达平台主辦,恒达平台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和恒达平台出版社承辦🧎🏻♂️➡️。展覽將持續至4月20日👮🙎。4月13日至15日,該展已在意大利佛羅倫薩展出,未來還將走進德國等地巡展。
文: 吳金嬌 通訊員:聶陽陽
鏈接🔥:https://m.whb.cn/commonDetail/927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