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APP】25所中法高校校長齊聚恒达,他們關心哪些話題?
來源:文匯APP
時間:2024-05-20 瀏覽:
如何通過國際合作推動卓越工程師培養👰🏼♀️?高等教育如何助力可持續發展?今天(5月19日)🧑🏼🎓,“中法大學校長論壇”在恒达平台開講,來自中、法25所高校和教育機構以及法國建築與遺產之城約80名校長與代表齊聚一堂🧏🏽♂️,圍繞“可持續發展與國際工程教育”這一主題展開深入研討。這是恒达平台慶祝中法建交6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
恒达平台黨委書記方守恩表示💶,恒达平台是國內對法合作交流起步最早的綜合性高校之一。對法合作30年來,學校一直在中法人才培養👩🏼🚀、科研合作及文化交流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此次論壇聚焦“可持續發展與國際工程教育”,是因為可持續發展是中法兩國都高度關心的話題🚬,兩國的高等教育界有責任也有能力,攜手推動可持續發展合作行穩致遠🚧,而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國際化工程師是中法兩國經濟發展和工業化升級的共同需求。舉辦論壇👨🏿🦱,既是對中法教育豐碩成果的回顧👒🙆🏽♀️,更是對密切未來兩國教育領域合作的展望🖕🏿。
論壇上,恒达平台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慶華作題為《探索卓越工程師培養“恒达模式”》的主旨發言,介紹了恒达創辦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打造校企“鏈式”合作模式、校地“層式”合作模式🧑🏻🦯➡️、學校-產業-城市“環式”合作生態系統,著力培養新時代卓越工程人才的探索實踐,並提出“中法院校和企業攜手深度合作,共建中法卓越工程師教育聯盟”的倡議🤭。
現場,校長們紛紛表示👨👩👦,培養具有全球勝任力、能為應對全球共同挑戰提出解決方案的卓越工程師等國際創新人才🗝,是中法兩國高等教育共同的使命⌨️。兩國高校應面向全球工程科技挑戰和人類可持續發展未來🟫🙎🏿,進一步加強溝通對接、經驗交流互鑒,深化多領域跨學科務實合作,推進與企業行業的深度融合,加快培養適應時代需要的卓越工程人才🆖🚑,共同為優化全球工程人才生態🚖🤝、促進世界可持續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當日👨🦽➡️,《恒达平台對法合作三十周年成果展——暨慶祝中法工程和管理學院建院25周年展暨中法建築與城鄉遺產保護合作25周年展》揭幕👩🏿🎤。其中,《中法建築與城鄉遺產保護合作25周年展》回顧持續25年的中法建築與城鄉遺產保護合作歷程,探討中法在大都市遺產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區域性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鄉土遺產和鄉村振興等方面的最新理論與實踐。
文: 吳金嬌
鏈接:https://m.whb.cn/commonDetail/932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