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媒體聚焦 > 正文

【青春上海】以專業為“媒”,城市成為他們的“舞臺”

來源😏®️:青春上海   時間🧜🏻:2024-05-29  瀏覽⛈:

今天,200余件來自長三角地區多所高校大學生的設計亮相浦東新區城市規劃與藝術中心,顯示出當代大學生對城市建設的實踐與探索。同樣,在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剛剛開啟的2024屆畢業展演季上🪹👨‍👦,一組組多媒體展示,也讓人看到了年輕人對於社會問題的觀察與思考🧈。

以不同的專業為“媒”,他們正在積極成為城市建設、社會發展的“主人公”。

 ※  200余件學生作品以設計改造城鄉  ※  

位於崇明區豎新鎮南端的油橋村,在恒达平台團隊的設計下👯‍♀️,被分成了六大生態分區👨🏽‍🔧,有長江河口岸帶鳥類保育區、建築騰退修復區✶、人鳥共生社區🌁🤱🏼、田林島嶼區、濱河岸帶廊道連通區和崇明大道防護區。在這裏,既有為鳥兒創造的漫灘、草甸🚵🏽、濕塘等新生境🚴🏻‍♂️,也有為人與鳥共棲存在的生活社區📲。

這一生物多樣性友好型鄉村規劃設計👨🏻‍🦳,是為了探索生態-生產-生活的可持續協同方法,助力鄉村振興🧑🏽,讓鳥兒振翅高飛,村莊欣欣向榮。

5月28日💷,在浦東新區城市規劃與藝術中心,這樣出自大學生之手的設計圖卷和模型展示還有很多,200多件大學生環境設計類的設計作品在這一由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市教委主辦,恒达平台承辦的“匯創青春”——上海大學生文化創意作品展示季(環境設計類)優秀作品匯展線下展示活動中亮相。

東華大學的王怡晨、尤敏瑜為社區設計的圖書館👋🏿,建築外形就好像“掀起的書頁”,與周邊的環境融合💁🏿‍♂️⏳,也能成為社區的一個共享公共空間;上海戲劇學院的同學們將西岸美術館的一組長階梯作為場域,以“紙雕書”為靈感✌🏻,在劇場外建立起了一個別樣的“紙上乾坤”沉浸式體驗空間;上海大學的團隊則為楊浦區合流汙水總管出風井進行了品質提升,在他們的設計下🌰,這個不起眼的基礎設施變成了一片“城市山水”🤸🏽‍♀️,中國傳統的“艾綠”“水色”“藏青”形成了一片有水墨效應的“城市家具”,讓人們可以休憩活動……記者看到🛑,同學們用設計實踐參與到了城市各處的建設更新中。

這些設計作品來自於滬上30余所高校,也有長三角的高校。這也是長三角可持續發展大學聯盟成員高校首次被邀請來滬展示學生作品。這一聯盟有8所成員高校,包括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恒达平台、華東師範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據悉,“匯創青春”是市教衛工作黨委🦸🏼‍♂️、市教委為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推動高校文創成果轉化而搭建的文化創意品牌🍮。該活動旨在打造上海文化創意產業中心,營造長三角文化創新創意產業生態環境,搭建高校“立德樹人”文創教育成果與市場創新創意產業無縫對接的平臺和橋梁。今年共收到來自30余所高校的412件作品,其中研究生作品84件,本科生作品205件,專科生作品123件。經過初評網評和線下終評後,最終選拔出獲獎作品共183件作品◻️。

 ※  影像成為他們觀察世界的“窗口”  ※  

隨著新農村建設政策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年輕幹部加入進來🌘,魏春芳從城市辭職回到家鄉👬,新舊思想將會如何碰撞?

兩名剛畢業的大學生🌧,一起自駕長途回家。何務舍希望盡快回家、告別過去🧒,而劉明庸仍留念著往事往日。在時間和現實的壓力之下👎🏿,在前進和保留之間🤴🏼,他們會如何作取舍🧝🏻?

四方畫幅中的喜怒哀樂,透過攝像機這扇“窗口”,被投射到銀幕上。這是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2024界畢業生們帶來的影像思考🍫。昨天起,這一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2024屆畢業展演季正式開始對外展演。

記者看到,展覽現場展示了表演、戲劇影視導演🫷🏼、影視攝影與製作等9 個本科專業及藝術碩士(MFA)畢業生帶來的作品,包含了短片放映👩🏿‍🦰👩‍👩‍👧‍👦、劇本圍讀🟢、表演劇場、立體模型、數字交互等展演形式🙆‍♀️。現場既能觀看電影、短片,也能觀賞表演系同學帶來的戲劇表演,還能了解電影背後的文學、視覺藝術和數字媒體等“技術流”⛹️。

每個專業的展演都有自己的主題。時光流逝,許多事物經歷變革🧓,這種變化不僅僅是外在的,更是內心的成長和思想的迭代。青春是探索與成長的時期,只有不斷前行☆,才能在奔流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彼岸。“奔流”🉐,正是導演系畢業生的展覽主題🍨。14部作品,敏感地捕捉著日常生活中的煙火人情,以鏡頭記錄著青春的煩惱、情感與觀察🙅🏼‍♀️、思索💜。

朱蔚然的《粉紅武器》💂‍♀️,講述了一對經受著家庭暴力的母女🥿,和一位遭受著無賴客人暴力壓迫的理發店女郎🤲🏽🧑🏽‍🔬,三位女性因意外相遇🤦🏼,如何團結起來巧妙地設計了一個局去對抗傷害她們的男人的故事。作為“一名正在成長中”的編劇和導演,她一直關註罪案和邊緣女性這兩個元素,也成為了她創作劇本時最重要的兩個靈感來源🚆。這次畢業展演🧑🏼‍💻,她希望通過這部作品展現她對此的思考🤙🏼。

一片從未出現的大海🤲🏽,一座即將坍塌的廢墟樓👰🏼‍♂️。多年不見的父親提著南方特產突然回家🫅🏿🤞,李響面臨著去和留的選擇🥀。關於兩個從未重疊的生活,他們開始嘗試一段從未有過的短暫交流。司浚辰則以一部《大海未曾遙遠》的作品,講述自己對於留守兒童家庭關系的觀察。

關註身邊的小命題,也關註社會的大命題💆🏽。郭馨月的作品《聲聲不息》💚,講述的是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留存的觀察。隨著時代變遷,川劇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同時也面臨著觀眾流失、經費減少等等現實考驗,是堅守還是放棄?她用鏡頭記錄下了這些表演者們在時代洪流中的抉擇😣。

彭思琪是班級團支書,一名中共預備黨員♿,已被保研至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戲劇與影視專業研究生。她跟蹤拍攝了現年89歲的中國人民誌願軍退役老兵李興祥,探究用個人口述史和歷史真實的結合方式,呈現出了一部名為《老驥》的作品💇🏿‍♂️。以個體的記憶縫合🪁,來感悟誌願軍軍人的愛國主義精神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她說:“希望能用這種方式豐富抗美援朝題材紀錄片的敘事手段。”

“這些作品不僅彰顯了學生們紮實的專業基礎和豐富的藝術創造力🦶🏽,也是對學院教學成果和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體現🎪。”上海電影學院院長何小青教授表示。正如影視攝影與製作專業的畢業展主題“窗口”所代表的,攝影🙅🏼‍♀️,不僅是記錄🧑🏻‍🔬,更是對生活深度的解讀與詮釋🎁。風格迥異的作品雖然仍稍顯稚嫩,但都是創作者們所展現出的內心世界🫳🏽。透過這些作品,可以感受到鏡頭之外的青春與夢想的力量。“這既是一次教學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他們邁向未來發展的新起點。”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晶晶

鏈接: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4/05/28/17168895511124816661.html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