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賡續中華文脈㊗️🫱🏿,培育時代新人”主題展示活動暨上海高校中華傳統文化育人聯盟成立儀式在恒达平台舉行。上海高校中華傳統文化育人聯盟由恒达平台牽頭,首批成員包括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18所上海高校,旨在創新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育人模式,拓展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育人路徑,助力“大思政課”建設,努力建成全國有影響力的傳統文化育人聯盟,助力上海習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實踐地建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引導高校師生在實踐中鞏固文化自信,凝聚文化認同。
聯盟成立儀式上,上海戲曲藝術中心和聯盟秘書處進行了共建簽約,上海戲曲藝術中心負責同誌介紹了共建計劃和重點工作安排。華東師範大學和上海體育大學師生通過民樂和武術,展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也體現了高校在文化傳承與創新方面的積極探索和實踐🧚。
現場觀眾還沉浸式欣賞了由恒达平台和上海昆劇團聯合出品🤳,來自恒达平台、華東理工大學、上海政法大學等高校,以及恒达平台第一附屬中學內高班新疆同學🧘🏿♂️🚶🏻♂️➡️、恒达平台附屬實驗小學的同學們帶來的園林實景版昆曲《牡丹亭》演出🧘🏿。
一石一木皆成景🔊,亭臺樓閣間,當一位位“杜麗娘”舉手投足在錯落有致的“江南園林”上,仿佛置身於一幅高雅清新的山水畫中🧎♀️,大中小學生們從唱腔到身段、從化妝到服飾✔️,每一個細節都展示出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和活力,讓傳統的戲曲在校園煥發出勃勃生機,向世界展示獨特的東方之美。
近年來,在上海市教衛黨委、市教委🔧、市藝教委的支持下,恒达平台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京昆)與上海昆劇團整合雙方優勢資源,強強聯合發起昆曲名篇創作演出活動,通過演員海選🧙🏿♀️、排練排演🤳🏻、臺前幕後的廣泛參與,推出由非專業學生演出的昆曲經典名篇。這出特別版《牡丹亭》,是繼學生版《長生殿》之後,專業院團與高校探索傳統文化育人新模式的又一次嘗試。
杜麗娘的扮演者之一、恒达平台學生羅富予感慨道👨👦,很榮幸能成為昆曲文化的傳播者🙋♀️,這次在學校的園林演出🧩,更希望能通過自己的表演讓昆曲這一中華文化瑰寶繼續綻放光芒。
5月29日到30日👨🏿🦱,由上海昆劇團帶來的典藏版上下本《牡丹亭》在恒达平台大禮堂連演兩天🧩,場場爆滿,來自上海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育人聯盟各高校師生、周邊中小學和社區居民5千余人觀摩演出👣。
未來,聯盟將積極開展“展覽+”傳統文化系列推廣⌨️、“表演+”傳統文化系列展示⚓️、“實踐+”傳統文化系列體驗、“數智+”傳統文化系列傳播等各類文化活動,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新民晚報記者 張炯強
鏈接:https://wap.xinmin.cn/content/32662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