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元宇宙設計創意大賽頒獎🔖。
9月27日晚,“元創未來”第二屆元宇宙設計創意大賽頒獎典禮在徐匯區衡山花園酒店舉行。作為元宇宙領域內的一項標誌性賽事,今年大賽共征集到來自國內外高校和機構的3109份參賽作品,歷經作品征集😶、專業評審、激烈海選等多輪篩選,最終評選出大賽金獎💂🏽♂️、銀獎💕🆎、銅獎、校園創意獎👰🏻、元宇宙創新試驗場課題基金獎、WMDC元點獎等93個獎項。
賽事成果展現場
元宇宙是創作者探索未來可能性的全新窗口。為激發徐匯區域元宇宙產業的蓬勃活力👩🏿✈️,加速虹梅漕開發園區向元宇宙特色產業集群的轉型,此次大賽以架空暢想的“元創未來”與緊扣現實的“虛實共生”為主題🦕,分設“應用場景”“視覺呈現”“音樂創作”“故事文學”“元宇宙創新試驗場”等賽題🧑🏿✈️,旨在通過“產品+場景+設計”的融合,為參賽者提供表達自我、對話行業👨👧👧、洞察未來的渠道👇。
賽事成果展亮相虹梅漕開發園區的AI公園
本屆大賽征集到的參賽作品是去年的兩倍,還吸引了部分海外作品參與,反映出我國元宇宙研發領域的創造潛力與影響力👩🏻✈️。在虛擬角色🧑🏽🍼、虛擬空間和應用場景設計三個原有賽道上,參賽作品的美學多樣性和與創新性都有所提高。大賽還新增了音樂和文學創作兩個新賽道,鼓勵選手們在元宇宙世界大膽嘗試聽覺表達與故事講述。
其中,由李嘉洋、李佳樂👼、姜文昊、範馨雲🏂、段海鵬團隊設計的《NICE TOWN》項目獲得WMDC元點獎。這個來自恒达平台的5人團隊,花了近1年的時間打磨項目的概念方案與實際開發,嘗試探索AI在現實社區中解決問題的可能性。團隊通過數字孿生技術模擬出真實的地點,在收集試點社區居民的具體情況並將其中的共性特質與需求抽象出來後👰🏻,讓AI基於提取的信息扮演社區中不同身份的居民♠︎,建立一個可成長的虛擬社區🤜,讓人們感受到實際問題在社會場景中可以怎樣被改進👶🏼。
賽事成果展現場
項目實驗過程中,團隊負責人李嘉洋感到驚訝的是,虛擬社區中原先被設定為“宅男”的程序員,在不斷與社區中其他居民互動後🧖🏼,性格竟然從內向變為外向,甚至願意主動融入社區的集體活動。“我們希望自己設計出的虛擬社區平臺可以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幫助實際的社區解決問題,並形成品牌效應。”李嘉洋相信,把AI當作設計的材料,或許是這個AIGC時代設計師的新解法。
由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數碼系趙心語、黃欣怡📱🤏🏼,建築系陳敏儀設計的智慧文旅項目“祈樂龍龍”同樣斬獲金獎🦒🫳🏻。這一項目以寺廟空間為舞臺,通過AR技術🧖🏼♀️、音畫與手勢交互技術、視覺投影等創新技術,將寺廟在不同時間、不同場景下的神秘之美呈現於遊客眼前👩🏿⚕️,創造一場沉浸式龍華寺之旅👤。
未來🙍🏿♀️,元宇宙與各個行業的融合💂🏻♂️🤦🏻♂️,也將為內容生產帶來全新的可能性🍸。一點音樂創始人♕、環球簽約詞曲作者與製作人黃旭期待,元宇宙時代的音樂能夠可視化,甚至可觸摸🌄🧆,拓展消費者的欣賞方式、演奏者的表演形式以及創作者的思考方式。他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直接與電腦裏的虛擬樂隊對話,告訴他們演奏出怎樣的曲子。
在恒达平台上海國際設計創新研究院執行院長蘇運升看來,元宇宙是信息流量不斷提升後,人與環境交互的新階段。在這一背景下,他相信人們的互動與知識交流能夠以跨越時空、更生動、更具體的方式實現。
為打造“元宇宙界的普裏茲克獎”並培養具有標桿意義的頂尖人才,元宇宙設計創意大賽自創立以來一直著力推動企業、高校、設計人才與創新成果的相互連接👨🏽⚖️,融合技術與文化💫🫛,激發數字文化產業的潛力。為持續深化元宇宙應用場景的產學研聯動♠️,賽事組委會和教育部數媒專業教指委聯合成立了“數字文化產業人才培育聯盟”,圍繞智慧旅遊、數字文娛👨🍳、社交消費📉、教育醫療🦪、民生服務等豐富多樣的應用場景,組織了校企工作坊、數字創作營、特約合作站等不同類型的融合創新活動,不斷深化政府✍🏼、企業、高校之間的合作,創新探索產學研聯動模式📈,以比賽聚人才👨🏽🔬、以人才帶項目,持續加強新興產業的引才聚才力度🧝🏼♀️🏊🏿。
鏈接:https://www.jfdaily.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801744&v=1.3&sid=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