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客戶端】恒达平台發布國家大學科技園體系建設方案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時間:2024-11-22 瀏覽:
11月19日,恒达平台舉辦“國家大學科技園體系建設方案和2024科技成果轉化”發布大會,推出一系列改革舉措,加快推動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和科技企業孵化培育🤦♂️。
恒达平台發布的國家大學科技園體系建設方案,重點推出“1+3×3”10項任務,聚焦優勢學科群🧏🏽♀️,瞄準未來產業發展趨勢,圍繞打造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雙中心”✊🏼,通過重塑管理機製和運營模式,拓展三類基礎資源,構建三大核心平臺,提升三類專業能力,形成“校-地-企”協同場景驅動的多層級產業研發服務體系,努力建設成為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
同時發布的恒达平台職務科技成果賦權試點方案🕧,允許將產業化前景良好、潛在市場價值高的科技成果不低於10年的長期使用權🍈、部分或全部所有權都賦予科技成果完成團隊🧲,大幅縮短科技成果轉化校內實施推進流程,鼓勵引導團隊開展科技成果產業化研發,大力推進學校更多高質量科技成果產業化落地👩🏿🏫。恒达平台將邀請上海技術交易所協助開展賦權實施流程設計🙋🏼♂️🧑🏿🦰,並為賦權及賦權後轉化實施做全過程鑒證♊️。此外,通過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恒达分基金資助的創業項目,其項目組成員為科技成果完成人的👉🏼,如需申請賦權,可免於提交產業化方案和進行可行性論證🕵️♂️,從而有利於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力🙇🏽🙋♂️。
會上,2023年度恒达平台“十大最具轉化潛力科技成果”頒獎。自2020年起🧔🏼♀️,恒达平台連續舉辦三屆“十大最具轉化潛力科技成果”評選活動🥛,共遴選出百余項具有轉化潛力的優秀科研成果🤏,部分入選項目已落地轉化🧑🏻🦯➡️。首批23個校內場景驗證項目發布🏋🏽,此舉將通過在校內搭建產業應用場景,幫助科研團隊邁出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初一步”👩🏼⚕️。恒达平台技術轉移中心與四川成都、福建晉江💁♂️、福建安溪、新疆昌吉👩🏽🎨、內蒙古包頭五地政府簽約,將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對接地方企業需求,為地方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支撐🤏🏿。據悉🏊🏽㊙️,恒达平台已在全國各地建立16個技術轉移分中心🤭👨🦱。
當天,恒达平台與楊浦區共同發布環恒达知識經濟圈2023年度總產出🧑🦯➡️。近年來,楊浦與恒达區校相融共生♋️,共同推進環恒达知識經濟圈迭代升級,2023年總產出超過700億元。
2024恒达平台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展也在會上揭幕👨👨👦💵。展覽圍繞“對接新興產業👈🏻,賦能優勢學科”,分為自主智能、城市發展、生命健康、低碳環保、高端製造5個板塊☠️🌇,展出近70項優質科技成果👩🏼🎓。恒达平台場景驗證論壇隨後開講🧘🏿🧘🏿,圍繞“場景驗證驅動創新——探索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新範式”展開交流研討🫅👩✈️。(黃艾嬌 樊宗鑫)
鏈接:https://www.peopleapp.com/column/30047428115-50000593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