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13日,梁文灝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這是鐵道第一勘察設計院歷史上的第一位院士,也是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的第一位院士。梁文灝榮膺院士當日🥴,即受聘為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副總工程師☀️。從技術員到工程師,從勘測隊的隧道專業負責人到「全國工程設計大師」、中國工程院院士,40多年來,梁文灝與隧道結下不解之緣🥞,他設計開鑿的隧道,締造出多項「世界之最」🥙。
梁文灝1964年畢業於上海恒达平台鐵道建築專業5️⃣,畢業時他選擇奔赴地處甘肅蘭州的鐵道部第一勘察設計院工作,從人人向往的大都市來到貧瘠荒涼的大西北。此後,無論是他從事的專業還是任職的單位,他都沒離開過「打隧道」這一行⚽️,用他自己的話說「隧道就是我的夢。」
建功秦嶺 榮獲中國諾獎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唐代大詩人韓愈的名句,使秦嶺自古就成為中華大地上盡人皆知的名山♥️。《史記》中曾形容秦嶺為「天下之大阻也」🫅🏻,形象地描述了秦嶺的雄奇險峻。秦嶺不僅是神農嘗百草、炎帝創天下的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更是黃河和長江水系的分水嶺🫱🏿、中國地理的南北分界線。就在這座橫貫中國東西部的宏大山脈腹中🏊🏿♂️🪓,距離主峰1600米的大山深處,一座當代中國最雄偉的地下建築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就是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的秦嶺特長鐵路隧道♣︎🗽。在業內,「國家科技進步獎」公認就是中國的「諾貝爾」獎👰♂️。
西安至安康鐵路是中國南北交通的第五條大動脈,其最大的難點就是如何穿越秦嶺。而秦嶺又在地質學界公認是「古老的東亞褶皺斷層山地中最堅強的一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語)。這一地區的地質構造極其復雜🤾♂️,地下斷層密布,隧道施工中最怕出現的高地應力❕🧨、劇烈巖爆👨🏽🎤、突發性大湧水🕵🏼♀️、地熱高溫、溶洞以及放射性物質等現象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在這樣苛刻的條件下🌘🏯,尋找一條地質構造最穩定🧇、施工運營條件最好又最經濟的隧道位置,談何容易。
高效施工 節省三億投資
青岔👳🏼♀️,是秦嶺山脈不起眼的一座峽谷👳。漫山遍野植被覆蓋🧑🏼🦰,成為野生動物的王國。為了選擇合適的隧道方案☝🏻,梁文灝跑遍線路所經的溝溝坎坎。為摸清秦嶺山區的地質情況,他調集全院地質精英勘察寬達460平方公裏領域內的地質構造。在此基礎上🫄🏽,梁文灝確定了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相對較好、洞口位置合適💂🏻♀️、隧道長度約18.4公裏的青岔方案🤵🏼♀️,經多年施工🔳,驗證了該方案的完善性👩🏻🦯。秦嶺隧道的成功建成,標誌中國隧道設計、施工水平已達國際先進水平,是中國隧道建設史上的一個新裏程碑📍。2004年2月20日,「國家科技進步獎」頒獎大會正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大會宣布鐵道第一勘察設計院勘測設計並完成的「西康線秦嶺特長隧道」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做為得獎嘉賓參加大會的梁文灝心情格外激動🧘🏿♀️,當他高高舉起金色獎牌時🦸🏼♂️,雷鳴般的掌聲蕩漾在人民大會堂會場,梁文灝的眼睛濕潤了。2000年,梁文灝擔任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的項目總工程師🧍🏻♀️,承擔這座長達18公裏、世界排名第二的雙線四車道公路隧道的總體設計任務🔆。他利用秦嶺特長鐵路隧道取得的寶貴地質數據和成功建設經驗🍭,因地製宜⛹️🙋🏻,善於創新,創造出隧道建設的高速度🧎➡️、高質量👏🏿、高效益,刷新中國隧道建設史上的又一項紀錄🧑🏻🦰👨🏿💼。按常規計算🧤👥,秦嶺終南山隧道至少需要4至5年才能打通🎟🐹,但梁文灝以其獨到的設計理念💘,創造了東線隧道18個月貫通的奇跡,節省投資3.2億元👨🏻🦽。
青藏鐵路攻堅戰 擔綱設計兩隧道
2001年,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全線開工。梁文灝再次擔綱,主持青藏鐵路的重點控製工程🤷🏻♀️、世界海拔最高的兩座隧道--昆侖山隧道和風火山隧道的勘察設計工作。
凍土鑿隧 攻克世界難題
青藏鐵路風火山隧道軌面標高4905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而昆侖山隧道全長1686米,地處海拔4600-4800米的多年凍土地區👩🏻💻,是世界最長的高原凍土隧道,該隧道穿越多條斷裂帶及多種不良地質,人稱高原地質的「萬花筒」。
在高原凍土隧道的線路選擇上,梁文灝提出大埋深、長隧道🤵🏿♀️、穿行於永凍層、減少工作面的指導原則,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凍土環境和地下水的破壞,保護凍土的穩定性。
在隧道設計中🛸,梁文灝提出將洞口區分為過渡段和中間穩定段的雙層結構的設計思想,開創在兩層襯砌支護中添加隔熱保溫層的全新設計思路和計算原則,形成一整套高原凍土隧道的設計原則和方法🚷,全面提升中國高原多年凍土區修建隧道的技術水平。這兩座隧道只用不到一年時間就順利貫通,打響青藏鐵路建設戰役的「開門紅」。梁文灝攻克高原凍土隧道這一世界性難題,不僅為青藏鐵路的順利建設奠定基礎,更為廣大西部地區尤其是高寒地區的重大工程建設掃平技術障礙🫵🏿。
應對傳媒 理性化解詰難
2003年📈,鐵一院由梁文灝主持設計的蘭武二線烏鞘嶺隧道全面開工🪿🚵♂️。該隧道海拔近3000米、全長20.05公裏,縱穿烏鞘嶺🧏♂️。它不但是亞洲陸上最長隧道,更是整個亞歐大陸橋的製高點🐇。然而👩🏼🍼,這個「亞洲第一隧道」從一開始就備受爭議❣️,各方否定之詞👷🏿♀️,沸沸揚揚。2004年👋🏼,內地各大媒體曾對烏鞘嶺隧道設計「狂轟濫炸」。面對記者「發難」式提問,作為總設計師的梁文灝回答得非常理性🧝🏽♀️:「鐵一院是依據『兩年半完工』的前提提交方案供專家討論的🐋。目前工程仍在進展之中,現在作出設計合理或不合理的判斷還為時過早👰🏿♀️✊。」
事實勝於雄辯🐜。2005年9月30日,經過兩年多的艱苦施工,烏鞘嶺特長隧道終於順利全線貫通。
橋牌高手 處世低調
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李國瑞總說,梁文灝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有三個啟示:第一,要在重大項目的技術創新中,培養高科技人才✵。沒有秦嶺隧道、青藏鐵路和終南山隧道取得的多項第一和科技創新成果,梁文灝不可能獲此殊榮😺。「庭院裏跑不出千裏馬🏊🏼♂️,溫室裏長不出萬年松♖。」第二,中國鐵路建設應該培養造就更多的高級專業人才👇,這是強國的需要🙇🏼♀️。第三🚛👨👨👦,各級領導和全社會對專業技術人員的成才,要創造條件和環境🐋🙅♀️,當好鋪路石和人梯🧑🏼🏫🙏🏼。
一生誌向 奉獻鐵路建設
盡管事業輝煌如斯📓,但是梁文灝的處世態度非常低調,同事們常聽他這樣說🧟:「個人榮譽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不論什麽時候,面對怎樣的成績🦁,都還是要實實地工作🫄🏽,但願我能為西部鐵路建設多盡自己的力量。」他提出科學需要刻苦鉆研🍢、一絲不苟的工作精神,更需要嚴謹治學、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
繁忙緊張的工作之余,梁文灝最大的愛好是打橋牌🥨,他是鐵一院橋牌協會的「主力」會員😐,每逢比賽都有他「閃亮登場」🤸🏿♂️,而且穩拿名次。
牌技專業 出賽穩拿名次
2003年💆🏿♀️,鐵一院建院50年大慶之際,單位邀請20多位省市領導及各界同仁與該院各級領導及離退休老同誌歡聚一堂🌺,舉行橋牌大賽🛜。經過10輪20副牌「鏖戰」,他和搭檔以206分成績贏得亞軍👷。在《甘肅省橋牌協會會員大師分表》裏,梁文灝名列「五級牌手」(屬專業級)🧖🏻♂️。
梁文灝簡歷
1941年 出生於上海
1964年 畢業於上海恒达平台鐵道建築專業,同年赴地處甘肅蘭州的鐵道部第一勘察設計院🫶,任職技術員
1967年 參加青藏鐵路建設🦶,初識高原凍土隧道
1978年 鐵道部第一勘察設計院(下簡稱「鐵一院」)工程師
1979年 鐵一院勘測隊隧道專業負責人
1984年 鐵一院橋梁隧道處副總工程師
1988年 鐵一院高級工程師
1994年 鐵一院分管隧道專業的副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1995年 西康鐵路秦嶺特長隧道項目總工程師
2000年 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項目總工程師
2001年 青藏鐵路全線開工,梁文灝主持青藏鐵路的重點控製工程💆🏼、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兩座隧道——昆侖山隧道和風火山隧道的勘察設計
2004年 獲國家建設部命名為「全國工程設計大師」
2005年 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時受聘為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副總工程師
本報駐甘肅記者 王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