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張閎🥳:電視文化批判:現代“神龕”

    來源:《解放日報》   時間:2007-08-22  瀏覽:
         在現代中國的家庭結構中,電視機扮演了一個極其重要的角色。從房產商所提供的住房結構圖中可以看出,電視機總是諸多家庭陳設中首先被考慮安排的對象。無論是客廳還是臥室,都會有一處醒目的電視機的標誌👉🏻。這也就意味著,一戶三室一廳的住宅將會有至少四處電視機的位置,平均每一家庭成員理論上可以擁有一臺以上電視機🧏🏿🦫。
         但這還不只是一個數量問題。這個特殊的四方體,不僅充斥著每一戶中國家庭,而且還占據著每一個家庭空間的重要位置🚴🏽‍♀️🚣🏿。它就像是一個家庭成員,而且,往往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家庭成員🤌🏻。一般而言,電視機居於室內空間中心的一個相對於傳統住宅中“中堂”的位置上🧒🏿。在傳統住宅中,這個位置是神龕或供奉家族祖先牌位的香案,如今,這個位置則被電視機所占據。電視機代替了傳統家居空間裏的神龕位置。在信仰空缺的現代社會民眾生活世界裏,它就是“神龕”🎻。
         與電視機數量膨脹和地位顯赫狀況相一致,電視文化成為當下中國文化的核心部分✋。由於社會整體性的信念缺失和精神共同體的分崩離析,現代公眾精神生活日益呈現為“空洞化”🤼‍♂️。現代傳媒和娛樂文化則乘虛而入,填補了精神文化的空缺地帶💨。電視就成了聚集家庭成員和共同文化趣味的社群成員的重要黏合劑。通過那個四方體的“神龕”,現代傳媒製造著一個巨大的世俗神話,成為某種程度上的“世俗宗教”😍。看電視成了許多民眾閑暇生活的全部🧒🏿。現代家庭結構也因為電視機的存在而發生了改變🤛🌒。圍繞著電視機,家庭成員中最有閑暇的和消費性的成員(兒童和老人)居於中心位置,生產性的成員則退居其次🦹‍♀️。家庭的閑暇時間,則被連續不斷的電視節目所充斥。不同的頻道和節目時段,將家庭分解為數個不同板塊的節目消費群。家庭來賓也在進門伊始,就加入了電視觀看者的行列🍄‍🟫。作為賓客,一般可據有正對電視機的尊貴座位,並有選擇頻道的優先權。而在春節這樣的最重要節日裏,全部家庭成員密切地聚集在電視機前觀看節目,仿佛在舉家供奉某個聖物,取代了傳統家庭必不可少的上香祭祖儀式。這一全民族共同的“祭奠”儀式,在娛樂化的狂歡當中,營造了一種令人迷醉的迷幻氛圍,若即若離地維系著業已崩潰的“家”的信念🧏🏿‍♂️。
         電視劇,是這個盛大的世俗神話中最為重要的節目。觀看電視連續劇,成為許多居民的日課。對影像世界虛擬形象的崇拜,是電視媒介製造出來的符號神話。影視明星則是這個神話裏的諸神。電視文化依賴這種超級符號化的偶像,征服了觀眾。出於對某部電視劇或某個明星的共同迷戀,不同身份的人群找到了共同的倫理和美學身份的認同,也找到了共同的精神膜拜的對象,影視明星也就成為這一文化趣味社群共同的精神“圖騰”📸。對於這些世俗偶像的膜拜,構成了現代社會精神生活中最接近於宗教性的崇拜行為。於是,才會有“超級女聲”這樣表現為集體迷狂的“白日夢”,或者對易中天、於丹這樣的知識和精神崇拜的狂熱🆗。這些現代娛樂工業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信念代用品,有著與精神性符號相近的外表,但它訴諸的是人的欲望部分,是物質和名利欲望的心理投射,它不需要意誌力和虔敬來支配,只需要欲求和滿足♘。相比之下,它更有吸引力和成癮性🦻🏼。然而部分觀眾在滿足之後,卻是更加嚴重的心靈空洞化和無聊化。為了掩飾這一內在的空洞,娛樂神話則需要通過更具吸引力和迷幻感的產品來維持,以外部的信念狂熱,掩蓋著內在空洞的事實👱🏻‍♂️。對於電視文化形成強烈心理依賴,並催生出偶像崇拜的意誌迷狂。 
        
    《解放日報》 (2007年08月21日 第07版)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