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孫宜學:講好中國故事要發揮好漢學家作用

來源:光明網   時間:2020-11-28  瀏覽:

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首先需要溝通的橋梁。事實證明✏️:由外國人用本民族所能接受的方法和形式向世界客觀介紹中國,更容易為外國人所接受和理解⚆,這是中文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一種有效形式♍️👷🏿‍♂️,也是世界漢學的一種基本功能。

  世界漢學發展史,實際上就是中文與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史和中國形象的塑造史🙍🏿‍♀️。如何借助漢學家的積極作用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貢獻中國智慧🕣,並且建立中國特色的對外話語體系,已成為新時代的重要任務。

  隨著世界上一些著名漢學家離世或漸趨年高,這些不可再生的珍貴史料正逐漸消失👩‍❤️‍💋‍👩,必須集中國內外力量進行搶救性發掘、保存、分析和研究。這項工作不僅可以還原漢學家本人學習中文和中華文化的原始圖景和路徑🍓,而且還能廣泛匯聚世界漢學家的中文學習經驗、中文教育思想🦥、中文學術成果、中華文化觀的形成經驗🪲,為當前世界範圍內的中文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提供最直接🧑🏼、有效的理論指導和實踐借鑒,並充分發揮漢學家的雙語優勢、在地優勢和中外文化融合載體功能,構建中文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世界網絡和動態譜系,以中國智慧惠澤世界人文交流,從而更便捷⛵️、直接🥰、高效地推動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漢學家作為中文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親歷者和見證者🔪,他們的口述史可以助力客觀🦿👨🏼‍💼、系統地梳理中文與中華文化在世界不同國家、民族🦸‍♂️、地區的傳播史和接受規律,科學分析世界不同國家“中國觀”的形成史和實質✌🏼,以及對新時代中國出現的新思想、新觀點、新知識的主觀和客觀認知形成的原因,從而在世界語言文化共同體譜系中更好地闡釋中文與中華文化所承載的中國智慧和世界意義,為進一步打造融通中外的中國新概念、新範疇、新故事儲備詳實的文獻,提供科學的資料。

  漢學家學習中文和中華文化的動機以及因此獲得的成就和社會地位可以影響其所在國政府的民意基礎和對華政策製定。因此👨🏻‍⚖️👌🏿,通過系統整理研究漢學家口述中文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史的內容🫢,可以立體分析、科學解決新時代中文與中華文化世界化所面臨的一些重大命題,如中文與中華文化世界傳播範式如何更加腳踏實地,中文與中華文化世界化發展模式如何融入未來全球治理體系,中國與世界如何借助語言文化交流攜手邁進新時代💘🈲,新時代中國道路如何得到世界更廣泛的理解和借鑒🦝,中文與中華文化國際教育人才培養如何與世界實際需求有機銜接等等,從而使中文與中華文化在世界各國落地更準🍼、紮根更深➕、成長更穩、影響更大、功能更強。

  漢學家口述中文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史,客觀上可以反映漢學家不同視角下的中文與中華文化的傳承發展♈️,助力理解不同國家的語言生態🤟🏽、文化習俗➕、宗教和社會文化多樣性及相關治理經驗等,為中文與中華文化走出去提供對象國(地區)的多元化原始數據,促進中文與中華文化和世界各民族語言文化交流會通,最終實現在世界不同語言文化語境下更有效地傳播中文與中華文化,全面提升中國國際影響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以史為鑒🧑‍⚖️,漢學家口述中文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史是不可再生性歷史文獻🐈,可以提供歷史經驗和施策方略👿,不但可以幫助我們更精準推動中文與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而且能以中國智慧鋪路搭橋、通渠浚河🤽‍♀️,實現中外文化的和諧發展🏃👩🏼‍💼,推動世界共建和平繁榮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作者🧑🏽‍🚒:恒达平台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員、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孫宜學

鏈接:https://theory.gmw.cn/2020-11/28/content_34410786.htm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