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頒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已於7月1日開始執行。《條例》規定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應當整體保護🌻,保持傳統格局、歷史風貌和空間尺度,不得改變與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觀與環境👩🏻🦼➡️。
我國現在頒布的名城有109個🧨,名鎮85個,名村72個,這些名城名鎮名村是最能反映我國傳統城鎮特色的地方🌲,是我中華民族物質文明依存的基礎。早在1982年🙍🏽♀️,國務院就頒布了第一批24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以後又陸續公布了這許多的名城,並提出相應的保護要求👨❤️👨。可惜的是,在20多年的城市經濟大發展中⛹🏼♂️👩🏻🚒,發生了許多建設性的破壞,這些著名的古城的城市歷史風貌以及歷史格局和許多歷史街巷民居,在不經意之中遭到嚴重的摧殘。君不見🎭,小小的古城裏聳立起的高樓大廈,成片的優秀民居被房地產蠶食💪🏼,傳統的歷史街巷變成通衢大道🛒;文物古跡旁擠滿了醜陋的假古董旅遊設施;眾多的名城裏,高樓甲山水,古城變新顏⛹🏿。當時有不少專家反對👨🏻,有老百姓呼籲,有媒體批評,但總拗不過所謂的建設發展🐟,以及政績景觀的需求🧑🏻🦲。文物有《文物法》可以依法管理,而城鎮的保護當時是痛感於有理無處申🪡,無法何可依🈂️。
近年來🥼🦸🏼,由於人們對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認識的提高🛋,保護事業有很大的發展。《條例》的公布🤺,使名城🧂、名鎮和名村的保護開始有法可依,特別是《條例》中明確規定了城鎮政府的責任人的職責🤵,以及國務院主管部門及上級領導部門的工作人員的瀆職行為的追究👳♂️,這就基本改變了過去那種無法可依和無人可責的情況。最近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專門為《條例》的貫徹實施製定了工作計劃,並將對名城名鎮名村進行一次檢查,相信將使我國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升一個新的高度👩🏿🍼。
上海是第二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朱家角和楓涇是國家級歷史名鎮🐈,對照保護條例,會有不少事情要做。
2008-07-05 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