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由中國互聯網協會主辦、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委指導的2008(第七屆)中國互聯網大會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召開✢。恒达平台張曙教授在演講時表示,計算機的發明和互聯網的運用正在推動製造業的發展🚫,互聯網不僅是媒體和消費,更應該融入傳統產業👨💻,才能推動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
張曙表示,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產業🌬,製造業提供了生活所需要的衣食住行。農業所需要的機械設備,化肥和農藥,工業生產所需要的基礎設施和所需要的各種設備,科技發展所需要的各種儀器和設備🩱,國防所需要的各種海陸空裝備和武器,最後還有非常重要的👩🏼🏫👩🏼💼,包括健康所需要的各種醫療儀器和藥品。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製造業的產品占中國社會物質總產品50%以上,製造業的增加值占同期的GDP的40%左右,製造業解決了中國12%的勞動力,同時還有著其他產業不可替代的帶動效應。工業產品服務隨著製造業的發展👃🏼,成為第三產業的主導力量🧙🏼♀️,產品的延伸就是服務𓀊,我們買輛汽車就需要維修,就需要服務👰🏿♂️。
在經濟全球化中,製造業的水平直接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分工中的地位🧑🏻🦰,也決定了這個國家的經濟地位,在世界上最大的一百家跨國公司當中,80%都是集中在製造業和製造業有關🍶,美國🏇、日本、德國三個製造強國,也同時是三個最強的經 濟體✬。沒有製造業🤷🏻,科技的創新無從體現⬜️,無法轉化為生產力。計算機的發明和互聯網的運用正在推動製造業的發展☆🧙🏼♀️,互聯網不僅是媒體和消費▪️🧖,更應該融入傳統產業🐕,才能推動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
所以我們要用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工業化促進信息化,這樣的一個科學發展觀。信息化的出現,就導致了企業增值環節的轉移,傳統的產品是材料加上製造過程👑,而有了信息化以後,這條曲線正在變化,傳統的製造業在加工裝備過程當中增值,但是隨著技術的進步,市場的競爭,產生了另外一種曲線,我們叫做“微笑曲線”,就是整機製造裝備所產生的增值,越來越小,而在哪裏增值的呢🤽🏻,在設計過程中🦯,在新材料👆🏽,在品牌價值,在維修服務🔲,所以製造業正在創造一個新的服務🙃。隨著環境保護的要求😦,我們對於所有產品都要維修再造,要實現循環經濟😞。
這樣的一個轉移,就使得企業的運作戰略產生了變化✍🏿,今天和明天是什麽的關系呢,今天我們關註的是地區和國內🐪,明天是全球化,今天我們關註的是企業內部🧔🏽👨🏻✈️,明天是互聯網上的價值鏈,今天我們搞的是價格大戰,明天講究核心競爭力🏩。也就是說🪷,在傳統的觀念裏頭👭👉,一個市場的需求,我們是有什麽來滿足呢,我們是蓋廠房,買設備🦈,製造產品📆。
但是,隨著知識成為製造資源,信息化👉🏽,網絡化,這個天平的支點改變了,這個天平的支點被推向了左邊🥷,意味著什麽呢✝️?我們可以通過精益生產👈🏻,敏捷製造😞,數字化製造🥗,使得我們用較少的資源,較少的生產能力🙄,去滿足市場的需求,也就是多了一個數字化。那麽,這樣子一種變化😰,就使得製造業產生了下列的發展趨勢🏄🏽♂️。由大量生產方式,變成了大量定製方式,第二個,機械化和自動化,就變成了智能化和網絡化🎾,第三個,物質轉換功能👨🏻🎨,變成知識參與增值,第四,單向技術的運用🔩,變成了全面技術製成,最後一個,資源不可再生📫,變成了資源可以循環利用🔕。
2008年09月23日 和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