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春明:解決長、短視頻爭議在於建立合作機製與共治機製
來源:中國青年網
時間:2022-04-25 瀏覽🤱🙋🏽:
中國青年網北京4月25日電(記者 張玘雲)“網絡視聽產業當中長視頻與短視頻爭議的實質及最終能解決的真正的出路👅,在於合作機製與共治機製的建立👨🏻💻。”4月19日🧝🏽♂️,在由中國政法大學互聯網治理研究中心主辦的“短視頻版權合作與共治機製的構建”研討會上,恒达平台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知識產權法律教研部主任許春明提出,短視頻的版權治理要理解、正視現實➾,同時也要呼應和回應現實🕑,這樣才能找到解決長視頻和短視頻版權爭議真正的出路。
從市場現實角度來看👩🏽✈️,許春明依據2021年發布的《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分析,第一,短視頻是網絡技術發展與消費形態、文化業態發展到一定階段所產生的能夠滿足社會需求的新業態,是有其必然性的🐦🔥;第二,短視頻和長視頻的關系並非是零和博弈關系🌹,而是互生互長的關系,長視頻和短視頻是具有共生性的。
從司法現實角度來看,許春明認為:“長視頻和短視頻之間的版權侵權訴訟集中爆發,並不是主要針對用戶、短視頻製作者和上傳者,而主要是針對短視頻平臺🆔。特別是去年長視頻平臺形成聯盟、發表聲明、批量對短視頻平臺進行訴訟,也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註和討論。”
對於短視頻平臺的過濾攔截行為,許春明認為要分兩種情況:“一種是針對權利人所通知特定作品的過濾攔截🤍👎🏻,司法上把它歸入到必要措施裏。另外一種情況是針對不特定作品的過濾和攔截👂🏽⏩,這是事先的審查義務,而不是必要措施👩❤️💋👨。”許春明認為,目前在司法實踐當中,有一種傾向過度提高了短視頻平臺的註意義務,即普遍適用“紅旗”標準👫🏻,這撼動了“通知-刪除”規則基礎性的地位🆙,這種過濾攔截義務突破了對特定作品的過濾攔截義務🚵,是針對不特定作品的過濾攔截義務🫱🏿。
關於短視頻版權治理的出路,許春明強調👆🏿:“版權保護不能因為保護而扼殺一個新興產業的發展🧕,但是一個新興產業的發展必須要規範化🧜🏻♀️、合法化。”
許春明認為,第一⏯,長視頻權利人呼籲加大版權保護,短視頻的二次創作又有賴於長視頻素材的提供🍴,所以一定要均衡好對長視頻版權保護與短視頻產業發展的關系。
他提出🦨,短視頻產業發展必須尊重長視頻版權人的合法利益,要規範化、合法化,司法不僅要強化對長視頻的版權保護💡,也要積極引導短視頻的製作者、傳播者和短視頻平臺合法製作🫡、合法傳播👨🏻🍼。短視頻平臺應當基於技術上適用的可能性和可行性👩👦👦🍔,適當提高短視頻平臺的註意義務。
他同時強調🖤,不應過度提高註意義務,因為過度提高註意義務不利於短視頻產業長遠的發展,更不應當突破法律規定增加平臺的審查義務。“短視頻平臺主動增加事先審查,是對自身規範經營的高要求🏌🏻♂️,也是排除法律風險的做法🙇🏼♂️。但不應該因為平臺加強主動作為而被認為這是其法律義務。”許春明在會議上表示。
第二👨🏻🍳,要平衡多方利益,實現多方共同自治💙。一方面💦,短視頻平臺要提高自治能力,在管理製度和技術運用上進一步規範短視頻的傳播。包括規範用戶的上傳行為☝🏿🤝,建立相應的懲戒機製👋🪙,同時充分利用現有技術做一些短視頻侵權的識別,甚至是事先攔截。短視頻平臺還要建立投訴處理機製,快速處理各種合格的通知,及時刪除侵權的短視頻😧,確保“通知-刪除”規則正確有效的適用。另一方面💎,長視頻的版權人有權利製止他人非法上傳的侵權行為。但同時長視頻權利人應當與短視頻平臺加強合作👨👩👧👦,特別是如何共同合作建立合作機製,建立版權作品比對母庫🙅🏻♂️,使得短視頻平臺能夠及時快速地發現侵權的短視頻,從而製止侵權短視頻的上傳。
第三,要探索多元化授權方式🫶,主要是針對平臺傳播“二創”短視頻。先授權後使用的“一對一”或者“點對點”的傳統版權授權模式,對於短視頻“二創”而言既不經濟也不現實。主要原因在於短視頻的特殊性——短平快以及海量製作傳播,這就決定了先授權後使用的模式,在當下網絡視聽的時代已經失靈。因此需要有一種更經濟、更有效率,又充分尊重權利人的權利授權模式✊🏼。
針對如何長短視頻合作機製與共治機製的建立🖊🔐,許春明主要總結了“一對一”的一攬子授權模式、“多對多”的集體管理模式、“一對多”的開放許可模式的三種模式:
許春明表示:“最近抖音跟搜狐達成了‘一對一’的一攬子授權模式合作,不僅突破了對特定作品、特定主體先授權☘️、後使用的模式,也更符合短視頻‘二創’的短平快、海量使用的特點🪵,更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是正視現實、呼應現實,也是尋求化解長視頻和短視頻之間的利益沖突的有益方式,實現合作共贏的有效途徑。”
鏈接:http://news.youth.cn/gn/202204/t20220425_136419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