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郭茹 劉佳 黃翔峰👩🏼‍🚀:加快培養高質量“雙碳”專業人才,支撐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

來源:光明網   時間:2022-07-07  瀏覽: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氣候變化帶來的嚴峻挑戰成為各國普遍關心的重要議題。2020年9月,中國提出“將力爭於2030年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實現“雙碳”目標是我國著力解決資源環境約束突出問題🎟、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然而我國雙碳目標的實現面臨存量高、時間緊等壓力⏭。例如🍉,我國碳達峰峰值將超過百億噸二氧化碳,且僅有三十年左右的時間實現從達峰到中和的過程。“雙碳”目標催生專業人才需求👨🏿‍🚀,我國亟須大量復合型交叉創新的“雙碳”專業人才🦹🏻‍♂️。

  然而🤵🏿,現有“雙碳”專業人才儲備明顯不能滿足未來的“雙碳”建設需求。目前我國已完成“雙碳”目標的頂層設計,發布了《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和《國家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但“雙碳”目標相關的基礎理論研究和地方實踐探索還十分欠缺👷🏽‍♀️,現有“雙碳”專業人才也難以支持“雙碳”目標引發的發展建設新需求,從而影響了“雙碳”目標實現過程中的科學立法👩🏽‍🦱、公正司法🎄💈、嚴格執法和有效的社會監督。特別是📒,國家碳排放的總體目標尚未在不同區域和行業形成明確的分解性目標,未能充分激發“雙碳”專業人才的外部需求,無形中削弱了“雙碳”專業人才培養的內在動力。

  總的來看🔷,結合國家“雙碳”戰略目標和現實需求,深入分析提升提高我國“雙碳”人才培養規模和質量的現實路徑🙇🏽‍♂️,是當前亟待開展的必要工作,對支撐“雙碳”目標的實質性落地具有不可或缺的關鍵作用。

  一🙏🏼、國際國內“雙碳”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歐美發達經濟體在“雙碳”人才培養方面已經開展了較多的先期探索⚗️,形成了以能力培養為目標、以學科交叉為手段、以實踐技能為導向的“雙碳”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體系。例如🪔:美國大學的“通識教育”、英國大學的“綜合教育”以及日本大學的“交叉學科教育”將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學科教育)作為通識課程🚚,通過兼顧教育的深度和廣度🍼,培養跨領域復合型碳中和人才👨🏽‍🚀🏌🏻;英國愛丁堡大學根據低碳轉型政策需求開展學科交叉👸🏽👨🏿‍✈️,設置碳金融發展🔦、碳交易等理論課程,以及減排項目開發、碳基準線測定等實踐課程,針對性地提高學生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從低碳教育、低碳人才培養🙇🏻‍♂️、低碳研究等方面支持了德國能源研究計劃等。同時👬🏻,國外發達經濟體已逐步建立以政府為主導、以企業為主體、各類社會組織和培訓機構廣泛參與的綠色低碳職業培訓體系和運行機製。

  國內已經初步搭建了“雙碳”專業人才培養方面政策框架雛形,包括政府🏊🏽‍♂️🍷、高校、企業在內的多方均積極參與。2021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建設碳達峰、碳中和人才體系,鼓勵高等學校增設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學科專業。2022年4月,教育部印發《加強碳達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工作方案》,提出要“面向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穿於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全過程和各方面🪐,加強綠色低碳教育,推動專業轉型升級,加快急需緊缺人才培養”。2021年以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恒达平台等國內知名高校紛紛成立碳中和研究院。2021年4月,恒达平台牽頭“華東八校”共同發起組建了“長三角可持續發展大學聯盟”並發布《促進碳達峰碳中和高校行動倡議》,提倡加強校際開放合作,組建學科交叉團隊▫️,瞄準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培育一流雙碳人才。2021年10月,東南大學、英國伯明翰大學等一批世界知名高校聯合成立了全球首個聚焦碳中和技術領域人才培養和科研合作的“世界大學聯盟”🏆,開展碳中和科技領域高水平人才聯合培養和科學研究。面向企業層面的碳中和培訓也已如火如荼。例如👦,2021年起⚛️,社會企業責任(CSR)領域的知名公司商道縱橫與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合作舉辦碳中和專家能力培訓班,致力於培養企業碳中和專業人才🫵🏿。

  但必須指出的是,國內“雙碳”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尚處於探索階段,亟須構建“因地製宜”的“雙碳”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體系。目前雖然已經有了國際發達經濟體培養“雙碳”專業人才的經驗,但多數發達國家已經實現了碳達峰🤲🏼,和我國需要在經濟社會發展與綠色低碳轉型的雙重壓力下實現碳中和目標截然不同👋🏻,相應的國際經驗可以借鑒🦹‍♂️,但不能全然照搬🧏🏻。尤其是,目前雖然我國已將碳排放管理員、碳匯計量評估師🕙、建築節能減排咨詢師💑、綜合能源服務員等新職業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但“雙碳”專業人才尚未形成統一的評價標準和規範,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學歷輕能力、重資歷輕業績、重論文輕貢獻👶、重數量輕質量等問題🧏🏼‍♀️,對“雙碳”從業人員的正向激勵作用遠遠不足🐑。

  二👳🏽‍♂️、“雙碳”專業人才培養建議

  實現“雙碳”目標面臨的任務具有復雜性強、覆蓋面廣等特點,因此對人才的專業性🔢、創新性和實踐性都有很高的要求🙋‍♂️。未來應結合國家“雙碳”目標和各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和規劃😴,加快研究因地製宜的“雙碳”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體系👨🏻‍🏭,具體可從頂層設計、科學路徑和集成共享等三個方面入手。

  完善“雙碳”專業人才培養的頂層設計。“雙碳”目標的實現觸及多領域多行業主體的利益🔜,利益的沖突與協調需要法治手段和行政管理的剛性約束,也需要財政政策的有效激勵。要立足現有“雙碳”專業人才培養的關鍵瓶頸,從立法、行政🧖‍♀️、財政等多個方面研究完善“雙碳”專業人才培養的激勵約束機製。尤其重要的是,氣候變化立法是推動“雙碳”目標實現的基礎🧛🏼‍♂️。立法可以固化本國或本區域采取應對氣候變化減緩🧨、適應、保障方面的措施,也為開展監督管理👱🏽‍♂️🙎🏼‍♂️、宣傳教育🔟、國際合作👩‍❤️‍💋‍👩、糾紛解決等活動提供法律依據🕍,是推動“雙碳”專業人才培養的根本🧑🏼‍💻。

  明確“雙碳”專業人才培養的科學路徑。“雙碳”目標的實現涉及經濟產業轉型🤚🏿🧓🏿、資源能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國土空間開發、城鄉規劃建設等諸多領域💇🏿,因地製宜地明確不同區域對“雙碳”專業人才的需求,科學合理設計人才培養路徑是關鍵。“雙碳”專業人才培養是一個科學過程🎤👔,必須尊重人才成長規律。例如,人才成長需要一定的周期,人才能夠發揮作用也需要特定的外部環境和真實場景。基於國內外“雙碳”專業人才培養理論和實踐案例❎,利用實地調研、深度訪談🌘、多維對標🤳🏽、模型分析等綜合性方法🧽,識別我國“雙碳”專業人才培養中的難點痛點🧑🏼‍🎓👩🏿‍⚕️,探索符合國情的“雙碳”專業人才培養科學路徑,是推動“雙碳”專業人才數量和質量同步快速發展的核心。

  推動“雙碳”專業人才培養資源的集成共享🧚🏼。《巴黎協定》的通過使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成為國際共識,“雙碳”專業人才培養應立足國情和全球科技前沿,逐步形成兼具中國特色和國際共性的“雙碳”專業人才培養資源綜合平臺♟。通過加強國內外科研院校與政府、企業🙌🏽💂、協會多方合作交流,通過科教融合、產教融合、學科交叉融合以及信息技術實現優質資源集成共享,從國際國內“雙碳”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教材手冊、師資隊伍、硬件設施、數據整合🏋🏻‍♂️、實踐案例等多個方面推動“雙碳”專業人才培養資源的集成和有效共享🧑🏼‍🦳,是匯聚全球智慧應對氣候變化📪,實現我國“雙碳”目標的保障🏊🏼‍♀️。

  通過上述努力,我國有望盡早實現“雙碳”專業人才的“量質協同提升”,有力支撐國家“雙碳”目標導向下的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

作者:郭茹、劉佳、黃翔峰(恒达平台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鏈接:https://share.gmw.cn/www/xueshu/2022-07/07/content_35868224.htm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