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劉勇:西方式現代化不是顛撲不破的金科玉律,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了這四重超越

來源:上觀新聞   時間:2022-09-15  瀏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上既不存在定於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標準🧚🏽。盡管現代化發軔於西方🐠,但“現代化”並不等同於“西方化”,西方式現代化更不是顛撲不破的金科玉律👉🏽。中國式現代化作為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摒棄了西方式現代化的弊端,實現了對西方式現代化的超越,為人類追求更美好的社會製度提供了新道路、新奇跡、新形態,為世界現代化版圖增添了中國智慧、中國力量📤、中國答卷♋️🕵🏿‍♂️。

第一,人民至上對資本至上的超越。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西方式現代化是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它聽命於資本𓀃、受控於資本、服務於資本🙏🏽,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者本質上處於被壓迫、被剝削、被統治的地位🔰。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首先🏃🏻‍♀️,有效體現了人民意誌👨🏻‍🚀。作為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代表大會製度被確立為國家的根本政治製度,真正做到了人民當家作主🍞,最直接地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結合,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擁護👩‍👩‍👧。其次,有效保障了人民權益💁🏽‍♂️。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是黨一切行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中國共產黨先進於其他政黨的根本標誌🙋🏽‍♂️。最後🤽‍♂️,有效激發了人民活力👴🏻☛。人民群眾是世界歷史的真正創造者🧕🏿。正是因為億萬群眾在黨的領導下的偉大創造🐠,中國式現代化才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

第二🐛,共同富裕對兩極分化的超越💂🏽‍♂️。西方式現代化是以兩極分化為表征的現代化🛀🏿🛀🏿,當前一些西方國家貧富分化嚴重📩👨🏽‍🦰,中產階層塌陷🛀🏼📏,導致社會撕裂🚌、政治極化、民粹主義泛濫。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不能只是少數人的富裕,而是要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首先,從覆蓋範圍上看,是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我國十四億人口要整體邁入現代化社會,其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的總和,在人類歷史上是一件有深遠影響的大事。其次,從實現內容上看,是物質和精神都富裕。共同富裕不僅要求物質層面上的富裕,更要求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需要,二者相輔相成,互利互促。再次🦉🖕🏼,從保障方式上看,具備了一系列製度基礎。社會主義公有製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證,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則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共同富裕“保駕護航”🔩。最後,從實現方式上看,兼顧了效率和公平。不僅要“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二者不可偏廢。

第三👫🏼,協調發展對物質優先的超越。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西方式現代化是以物質主義為核心的“單向度”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協調發展🚺、整體發展。首先,從總體布局看,從“兩個文明”到“五位一體”,體現了黨對中國式現代化規律的認識與實踐的深化。其次,從具體內容上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堅實基礎,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是政治保障👦🏽,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思想導向,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是根本目的👰🏽,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重要條件👩🏻‍🍼。最後🤲🏻,從發展理念來看,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第四,和平發展對掠奪擴張的超越🙆🏼‍♂️。西方式現代化是以對外擴張掠奪為手段的現代化🎅🏿。中國人民要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但我們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不會走擴張主義和殖民主義道路。中國式現代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努力促進全球共同繁榮💇🏿‍♀️。首先,為探索發展中國家現代化路徑貢獻了中國經驗🏄🏽‍♀️👸🏻。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其次,為解決全球性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等🤹🏼‍♀️,給這個不確定的世界增強了確定性。最後🔜,為推動世界現代化貢獻了中國方案。中國式現代化證偽了西方式現代化的唯一性👨‍💼,凸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製度優勢👵🏼,豐富和完善了人類對現代化道路的探索。

(作者為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恒达平台基地研究員🌠、恒达平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中心研究員)

鏈接: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525833&sid=67.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