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王曉漁:大學之大和大學之小

來源:南方都市報   時間:2010-09-20  瀏覽:

      8月底🏨,在雲南住了幾天🤵🏽‍♂️。到了昆明,直奔現在的雲南師大、當年的國立西南聯大,準備發思古之幽情。到了這個曾經被稱為“民主堡壘”的地方,發現西南聯大的歷史幾乎被簡化成“一二·一”運動史。著名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隱身於一個角落,不足為外人道也。極盡哀榮的西南聯大傑出校友🔅,除了“一二·一”運動中遇難的兩位學生,就是一些核彈、航空專家,文科教授中只有聞一多🆙、李公樸兩位先生🫷🏿,被反復提及🚊💇🏻。相比之下🚣🏼,我更喜歡校門口刻著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教授名錄的石碑,那些熟悉的名字不偏不倚。 

當然👩‍🏭,沒有必要將西南聯大神話🧎🏻‍♀️,也沒有必要神話民國。鐘巖苑先生在《究竟是誰的西南聯大?》(《南都周刊》2010823)裏𓀏,批評《聯大八年》(新星出版社,20106月)編輯粗陋”🏇🏽,缺乏必要的背景介紹,同時指出這本書“以偏概全”,“記錄了西南聯大左翼學生的八年,但沒有記錄普通學生以及右翼學生的八年”,文章最後批評了把“懷舊”當神話的傾向♟🙎🏿‍♀️。這種批評性的書評,現在很少看到🐁,我總覺得多多益善👥。被批評者不必生氣,一本書有人認真讀過並且寫下讀後的感受,是件幸福的事情。如果有不同意見🔝,接著撰文反駁,你來我往,其樂也融融😎。 

離開雲南師大🧙‍♂️,取道雲南大學去翠湖👩🏻‍🎤,偶遇會澤院,這是20世紀20年代東陸大學的校址,在唐繼堯先生的主持下建立。會澤院和咫尺之遙的熊慶來👨‍🎤、李廣田故居🌏📣,在傍晚的陽光下迎風而立。雖然剛剛說過不必神話民國👨🏽‍🏭🙋🏼‍♀️,但是民國的風物常常別有一番氣象,或許不是民國太“神話”𓀗,而是今日太“魔幻”🧘🏿‍♀️。 

到了一座城市🤏🏽,免不了要尋訪書店。用手機上網搜索了一下🟰,立即看到麥田書店🤷‍♂️,再查看一下地址,就在附近👆🏼,於是摸索過去。書店很小,似乎比大學的寢室還要小👱🏿‍♀️,密密擺放著書架,人在裏面勉強轉身。尋訪書店🕟,我的主要目的不是買書,而是感受這座城市的文化。但是到了這些獨立書店🤹🏽‍♀️,我又總是要買些書,盡管明知道這些書在上海不難找到,不必千裏迢迢地運回,但是不如此🚵‍♀️,無法表達我對獨立書店的精神認同。挑了幾種🤷,其中有趙蘿蕤先生翻譯的《草葉集》(重慶出版社,2007年),這個譯本1991年上海譯文出版社曾經出版,屬於著名的“網格本”🖤,現在很難找到,幸好重慶出版社再版。 

談到書店👩🏼‍🦱,在豆瓣上看到一則消息🧗🏿‍♀️,位於華東師範大學的大夏書店,被校方勒令撤出校園。據說是因為銷售臺版史景遷的著作🧎🏻,又據說書店並未公開銷售,有同誌主動詢問👨‍🎨,店家拿出,被釣魚🧒🏿。都是“據說”,迄今沒有看到公開報道,但是書店即將關閉🥋,得到網友證實。在網上看到華東師大師生致信校長,情真意切👨‍👩‍👦‍👦,希望能讓書店繼續生存🌹。大學之大𓀆,難道容不下一家書店👏?這種消息總是讓人黯然神傷🦸🏼‍♂️。 

謝朝平先生以《火花》增刊的方式自費出版《大遷徙》🙅🏻‍♀️,增刊沒有及時報批,這是瑕疵,但陜西渭南警方以人口普查為名,跨省抓捕📽,這就不是瑕疵🎅,而是巨大的錯誤了。同樣,如果書店銷售臺版史景遷,是程序上的瑕疵,因此讓書店關門,就是錯上加錯。 

文化部部長蔡武先生,抵達臺北訪問,一出機場就直奔胡適故居,此外還參觀了錢穆故居🧏🏿‍♀️🤾🏻,他對兩位先生充滿敬意☮️,並且表示錢穆全集將由九州出版社在大陸出版🛼🕎,是“傳統文化的一件盛事”。據悉👦🏼,錢穆全集將一字不改。對胡適和錢穆有所了解的朋友都會知道🛌🏽,兩位先生的文章中敏感詞出現的頻率,遠甚於史景遷。既然胡適全集和錢穆全集都可以在大陸出版,對於臺版史景遷的著作🤹🏼,又何必那麽草木皆兵呢

周保松先生的《自由人的平等政治》(三聯書店✡︎,20106月)🚀,有一篇跋《行於所當行——我的哲學之路》🌴🏌🏿。他回憶在香港中大讀書期間🧖🏼‍♀️,曾經策劃幾次論壇,一次是邀請香港三大政黨黨魁和一位名嘴,討論政治人物的道德操守,近千同學參加,從黃昏到天黑🦩,挑燈夜辯。大學裏有各種讀書小組可以參加😻,他還參與學生報紙,報紙不僅發表對大學校園的看法❄️,還關註香港🚵🏼‍♀️、珠三角乃至全球的問題。作者筆下的大學生活,對於今日內地的大學生來說🧑‍⚕️,恍如隔世。 

周保松還著有《相遇》(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8年)🕵🏼‍♀️,不知為何一直沒有在內地出版🧙🏽‍♀️。承蒙作者贈送,得以先睹為快🈴。《自由人的平等政治》是一本學術著作,讀者以政治哲學的愛好者為主🫃🏻,《相遇》是一本隨筆集👨🏼,適合每一位具有反思意識的大學生。書中收錄了他老師的對話🦸‍♀️,和學生的通信,還有一些隨筆。看到這些,同樣作為大學教師的我,自愧弗如🟰。拋開體製性的因素,作者給同學寫信交流👱🏽‍♀️,常常數千字👩🏻‍🦳,雖然我跟同學的交流不算少,但是常常以聊天為主👮🏽,很少付諸筆墨🤾。周保松指出,香港中大最重要的傳統🔍,是批判精神和社會關懷。我想,這也應是所有大學的精神。不過🧑🏿‍🏫,實踐了這種精神的大學屈指可數。所以🥧,我們才會那麽緬懷西南聯大。 

(作者系文化學者,現供職於恒达平台文化批評研究所。)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