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8月21日起,由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聯合推出系列短視頻“改革開放進行時——社科專家帶你讀懂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邀請權威專家對全會精神進行解讀。其中👂🏿,著重講解全會《決定》裏新提出、有變化和反復強調的內容,並結合上海的製度性經驗🔢、示範性案例和標誌性場景加以系統闡釋💁♀️。今天推出第十四集。
第十四集👨🏻💼👩🦱:深化生態文明體製改革,需要把握哪些重點?
主講嘉賓:諸大建(恒达平台特聘教授)
【“生態文明服務於綠色發展轉型,它是一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完整概念。”】
主持人:諸老師,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聚焦建設美麗中國,提出深化生態文明體製改革🧄🏮,如何理解?
諸大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這次全會《決定》聚焦美麗中國建設😇🐡,強調深化生態文明體製改革,要抓住體製機製體系建設,為此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部署。要從三個理論方面進行理解。
服務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第一個方面,這次深化生態文明體製改革是要服務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全面綠色轉型包括兩個重要概念,一個是全面轉型,另一個是協同轉型👩🏼🚒。
全面轉型是指要全方位🤳👨🍼、全領域、全地域地推進綠色轉型👧🏼。協同轉型是指各個地區要根據不同的特點🧓🏿,製定出適合自己地區的時間表♿️、路線圖和施工圖。
促進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
第二個方面💶,這次深化生態文明體製改革表述是“一個完善、兩個健全”♠️:完善生態文明基礎體製、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製。實際上體現出要促進“兩個高”,第一是環境保護要高水平,第二是經濟社會要高質量發展。高水平保護跟高質量發展體現了我們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根本內涵。
生態文明服務於綠色發展轉型✵🦓。它是一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完整概念。
理解此次改革涉及哪些重點領域
第三個方面,就是要理解這一次生態文明體製改革的一些重點領域。
完善生態文明基礎體製當中的重點工作是實施分區域🤷🏻、差異化✔️、精準管控的生態環境管理製度。
過去十幾年來,中國非常關註“三區三線”,第一是生態環境保護紅線,第二是永久農田的保護紅線👨🏿🚒,第三是城鎮增長不能無限擴張,城市的增長也要有一個增長的邊界𓀑🧑💼,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發展目標🤛🏿。
第二個是如何理解健全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製。比如說長三角🏄🏻♀️、珠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圍繞一個流域🚴🏼♂️,可能有上遊跟下遊💆♀️,上遊汙染治理做得好,下遊要提供點財政的轉移支付進行補貼,這就是健全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製。
第三個重點就涉及低碳能源的價格機製🏜,要提高碳排放的成本,比如說排一噸碳⏳,中國現在平均價位是一噸碳50塊🏪、60塊人民幣,歐洲現在已經50到60歐元了😐,等於是我們匯率比例的差距,那麽我們要提高綠色競爭力,變成我們新的優質生產力,完善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標準體系,然後來促進我們的新型能源體系。
上海要當好全面綠色轉型“領頭羊”
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比如“一江一河”,“一江一河”的起步是從生態環境治理開始的,把“工業銹帶”變成了“生活秀帶”𓀒。下一步應該做得更加好🙅♂️。
在完善生態環境基礎體製方面,我們特別強調要針對不同的對象進行分區域的發展。
關於完善生態環境的治理體系,大家可以看長三角一體化的綠色發展🫱,可以用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製來促進它的進一步發展。
上海的未來發展一定要在生態文明建設上當好“領頭羊”9️⃣,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鏈接👯:http://fro.news1296.com/#/article?key=eyJjb250ZW50SWQiOiIyNDk0NjciLCJtdXVpZCI6IjU5MTUzMkEwLTAyOUMtNEM5RC04QThDLTk3REVEQUEzN0MwOSIsImNvbW1lbnRfaGlkZSI6IjEif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