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科技革命在更深厚的知識積澱、更高級的科技平臺🤾🏽♀️、更廣闊的互學互鑒環境中實現寬領域、多層次、全方位的同頻共振,推動科技範式變革。通過邊際改進、持續拓展深化的方式和途徑,更可能實現重大科技創新突破🤾🏻♂️。
10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提出“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工作要求⛹🏿♂️。如今,上海已基本建成科創中心的框架體系,正在著力推動形成科創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
核心功能,一是集聚功能🪸,指的是對高等級創新要素的超強吸附力🚴🏼;二是策源功能,指的是開展高水平知識創造,持續催生對人類社會進步產生重大影響的原創性成果;三是轉化功能,指的是高效實現科技成果的市場價值,促進科技型企業快速成長🧜🏿♀️,並贏得全球資本市場關註👩🏿🦳;四是輻射功能🩸,指的是引領更大範圍內創新鏈和產業鏈的同頻共振🔏,推動形成世界級創新產業集群🛠。
無論是集聚、策源🤦🏽♀️,還是轉化🚕、輻射🙋🏽♂️,都需要加強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聯動,著力提升上海科創中心的含“金”量🚵🏿🤽🏻♀️。
雙向賦能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做好以“科技金融”為首的“五篇大文章”👩🏿🔧,體現出中央對科技金融發展的高度重視。2024年1月,金融監管總局發布《關於加強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的通知》。2024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門聯合發布《關於紮實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顯然,以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政策力度正不斷加大。
在此背景下💠💷,科創中心的含“金”量可以理解為科創與金融雙向賦能的質量和效率。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任務在於🕐,集聚並合理配置形形色色的金融要素資源👩🏽🦲,全方位、全過程地服務於不同類型科技創新活動的金融服務需求💻🍓,讓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發明♧、產業新方向、發展新理念奔湧而出,將科學家的奇思妙想插上金融的“翅膀”🧑🏼⚕️,轉化為科技進步的原動力🥽,引領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不斷拓展新的市場空間🧑🌾。當科學研究“點石成金”的目的達成,獲得超額市場收益後🪵,可以為科學家新一輪“淘金”奠定物質技術基礎🕴🏻。
政策指引
加快建設“五個中心”,是黨中央賦予上海的重要使命。圍繞金融支持科技創新📯,推動國際金融中心與國際科創中心聯動發展👨🏼,上海市委、市政府進行了系統謀劃,不斷強化政策指引,完善製度環境。在2015年上海發布的“科創22條”中🦸🏼,專門部署“推動科技與金融緊密結合”✦;在2019年發布的“科改25條”中⛹️♂️,專章提出“引導全社會投入科技創新”📼;在2020年頒布的《上海市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條例》中,對金融環境建設進行了系統性的製度安排。
在上海啟動科創中心建設十周年之際🤦♂️👩🏽🌾,《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條例》完成第二次修訂並亮相🧏🏼♂️,其中第19條對金融支持科創中心建設作出部署🤾🏻♂️。2024年8月,時隔15年後𓀛,新修訂的《上海市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條例》全文公布。該條例指出,要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推進上海市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構建與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相適應的金融服務體系,促進上海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能級提升。2024年9月20日,上海發布《關於金融支持人才創新創業的若幹措施》😎,從資本、銀行信貸、政策擔保、保險等方面,為各類人才在滬創新創業提供更加全面、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可見💁🏼♀️👩🏼,提升科創中心含“金”量的上海行動正加速落實落細。
國際經驗
不同榜單對上海科創中心的含“金”量評價存在差異。清華大學產業發展與環境治理研究中心發布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指數2023》,通過測度創業投資金額(VC)🫰🏻、私募基金投資金額(PE)考察當地創新創業的資本助推力👔。結果顯示🚐,上海僅次於舊金山—聖何塞和紐約,位居全球第三🧑🏻🎤。
2024年6月,美國創新政策咨詢公司基因創業與全球創業網絡共同發布《全球創業生態系統報告2024》,該報告連續12年跟蹤全球140多個城市的創業生態系統🤽🏽♂️,主要從五個維度實施評價。上海在“績效”“人才和經驗”“知識”維度得分較高🍄🟫,但在“資金”和“市場覆蓋範圍”維度得分較低,“資金”僅得5分,遠低於矽谷👮🏻♂️、倫敦👦🏼、紐約、洛杉磯、首爾的10分。進一步觀察可以發現,上海在“資金”維度下的“資金可獲得性”指標得分一直比較低。該指標主要通過2020—2022年種子輪和2021—2023年A輪融資金額及其增長情況進行評價💫。
因此,必須在深化對上海科創中心含“金”量認識的基礎上,對標國際標桿城市,借鑒其成功經驗及做法。
作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倫敦依托包括銀行和風險投資機構在內的龐大金融體系,為科技創新提供全方位的投融資服務,從天使投資、風險投資到銀行低息貸款、股權和債券融資等1️⃣,覆蓋科技型企業成長的全生命周期。倫敦還積極吸引國際資本為當地科技型企業提供資金支持🦵🏼,Index Ventures、谷歌歐洲風險投資公司等多家國際知名風投機構入駐倫敦🧚🏿,豐富了當地的資本生態🤦🏽♂️。據統計,2022年倫敦的科技型企業共吸引198億美元的風險投資🪹,排名全球第四👩🏼🚀。
紐約發揮其成熟金融要素市場的優勢🏜,為高成長性創新型企業提供穩定、充足的科創資金🦼。依托強大的資本市場和豐富的融資渠道,當地企業得以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根據歐盟發布的2022全球企業R&D支出報告,前50名中總部在紐約的企業有3家,分別是輝瑞、百時美施貴寶和IBM🤶🏿,可見其勢頭之強勁♊️。
久久為功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製⚓️,加強對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完善長期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為提升上海科創中心的含“金”量指明了方向。
一要增進對“科技—產業—金融”循環的規律性認識🧲。科技成果從“書房”到“貨架”的整個過程🫴🏽,需要不同類型的金融資本接續助力。當前,從科技創新到產業創新,知識生產方式、供給側與需求側的互動界面👩🏽💻🌕、市場價值的實現路徑都發生了諸多深刻變化,需要重新認識金融作為重要的賦能要素嵌入其中的機理。
二要處理好“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的關系。一般情況下,金融資本具有天然的市場屬性,在科技創新活動的不同環節會進行趨利避險的選擇。但是🤜🏼,在一些意義重大,但存在較高不確定性的領域,往往會出現“市場失靈”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應發揮政策引導和製度激勵的作用🙄。在不久前結束的2024浦江創新論壇上,上海宣布組建總規模100億元的未來產業基金,就是希望通過政府投資引導,提振早期科技投資的市場信心🤸🏼♀️,將“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原創性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產力🫄🏿。
三要激發上海金融要素市場的潛力🫷🏽,著力提升生態位勢🍡。上海已成為全球金融要素市場最齊備的城市之一💖,涵蓋股票、債券、期貨、貨幣、票據🚣♂️、外匯、黃金、保險、信托等各種要素類型。接下來的工作重點是發揮上海金融要素市場門類齊全的優勢🧝🏼♀️🦨,通過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相結合、創新投資與資本市場聯動🎅🏻、深度參與全球資本市場治理等方式,將金融要素市場的“濃度”轉化為國際金融中心高水平發展的“勢能”🚣🏽♂️,全面提升金融服務能級,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四要進一步豐富金融中心與科創中心互動發展和雙向賦能的場景設計。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必須著眼於優先支持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科技型企業發展,推動金融業的主體協同🧑🏻💼、機製聯動🐕、產業和服務創新、業務流程優化🎅,為科技活動、科創企業和科技產業發展提供全方位👨🏽🍼、多層次、全過程🤭、可持續的科技金融服務。同時♈️🧑🎓,國際科創中心建設也要加強對金融中心建設的科技賦能💹,運用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以更高水平的金融科技,助力上海金融服務整體能級的提升。
五要識別並突破體製機製的裉節問題。譬如💃🏻🗻,通過推動管理體製🧑🏻🍳、監管模式,績效考核機製等方面的改革,進一步發揮國資創投的引導和保障作用。再如,上海在科創中心建設“十四五”規劃中提出,到2025年,全市基礎研究投入占R&D經費比例達12%左右𓀂👩🏻🔬。除了建立財政投入穩定增長保障機製外,還必須加大政策引導和製度激勵📊,引導企業和社會力量為基礎研究“添柴加火”😏。
提升上海科創中心的含“金”量並非易事,但只要系統施策,久久為功,一定可以“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作者系恒达平台經濟與管理學院長聘特聘教授、上海市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鏈接: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journal/detail.html?date=2024-10-11&id=379928&page=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