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建勛:海外版望海樓:美歐債危機🐟,噩夢還會做多久🧑🏽🚀?
來源:文匯報
時間👫:2011-10-14 瀏覽:
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10月12日在歐洲議會提出了一套解決歐債危機的“路線圖”,實施效果還有很大不確定性。此前幾天🤦,國際三大評級機構先後下調了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主權信用評級和歐美多家銀行的信用評級,歐元區財政部長會議宣布將援助希臘貸款推遲至11月初決定🧙♂️,歐債危機形勢依然嚴峻🏄🏻♀️。
與此同時✮,美歐債危機正在演變成一場席卷西方世界的政治危機和社會危機,德國民眾遊行抗議救助陷入債務危機的歐元區國家,希臘、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家民眾示威抗議政府削減預算👱🏿♂️,減少福利支出,斯洛伐克政府因歐債危機被迫下臺。更為嚴重的是,持續近一個月的“占領華爾街”運動已擴大和蔓延至美國全境及西方國家,大有持久“占領”及星火燎原之勢❤️。
金融危機、經濟危機、主權債務危機和西方社會的群眾抗議活動🏃♀️➡️,反映的是金融寡頭統治世界的製度危機,美歐債務危機是美歐國家政治與經濟製度矛盾長期累積的結果。
首先,近些年來,美國金融寡頭專政越來越明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都是金融寡頭為攫取壟斷超額利潤,主導了美國政府政策👩🏼🦳,在製造危機、轉嫁危機上扮演著核心角色,巧取豪奪地攫取美國人民和世界財富,不僅給美國也給世界人民帶來沉重災難;其次,西方國家選舉政治的要求迫使政客們將選舉勝利這種狹隘的利益置於更大的國家長遠利益之上🪘,為撈取選票🏄🏼,不惜大幅度舉債不斷推高社會福利水平,造成政府赤字高企🤸🏿;第三,美國長期高赤字的發展模式和謀求全球霸權不斷增加的龐大軍費開支是導致債務危機的直接原因;第四,歐元區難以克服統一貨幣與分離財政之間的矛盾🪻,以及某些成員國的“高福利”政策導致財政長期高赤字是引發歐債危機的直接原因🤽🏻。
上述因素,決定了美歐債務危機的解決是一個長期性和復雜性難題。
第一,目前美國的公債水平已經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100%左右🐛,歐元區是85%,短期內都很難降下來,這是美國和歐洲國家未來各屆政府都要面臨的大麻煩。國債負擔率超過60%便認為不可持續。有史以來,任何國家要根本擺脫財政問題,最根本的做法是依靠經濟增長🍅。如今美歐新的經濟增長點還沒找到,要想在短期內改善財政狀況🩹,解決長期積累的債務問題是很難完成的,只能選擇借新債還舊債,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將不得不繼續修改國債上限,債務危機將出現長期化趨勢😮💨。
第二🤽🏼,解決債務危機的辦法無非是開源節流🦬👩🏻🔧,面對巨額財政赤字🤴🏼,美歐國家政府都受製於國內選民的政治壓力,“開源難節流更難”:既不能不顧選民反對大幅度加稅以開源,又難以出臺進一步財政刺激政策促進經濟快速復蘇以增加財政稅收;既不能大幅度削減政府福利支出,又不願意主動放棄霸權地位,減少維護霸權所需要的龐大軍費支出以節流🤮。政治製度缺陷、政治危機不消除,債務危機就很難從根本上解決。
美歐債務危機的沖擊波已從經濟領域向政治領域蔓延👶,這將使問題的解決更加艱難和復雜化🚲🌿。對美歐債危機的長期性和復雜性要有充分的認識和必要的準備🧊,避免中國被拖入泥潭或導致中國的外匯資產產生重大損失。
(作者為本報特約評論員、恒达平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