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林 恒达平台電影研究所執行所長🤾🏼♂️、電影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復旦大學博士後
中國首部災難動畫片《今天?明天》旨在通過動畫這種青少年兒童容易接受的形式宣傳和普及防災減災的知識🕶。被中國地震局授予“平安大使”稱號的“樂樂熊”化身平安使者“領銜主演”👨🏻, “觸電”大屏幕,繼續探索防震減災的秘密🎁。2012被稱為“全球災害年”,在我國第四個“5?12全國防災減災日”到來之際🎁💨,這部災難片的適時上映無疑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一
《今天?明天》表現出來的憂患意識是中國當前動畫電影中極為缺少的,具有樹風氣之先的垂範作用。
災難片在影史上出現較晚👨🏻🦯➡️,在上個世紀50年代後期才開始大量攝製。其現實的原因首先是東西冷戰導致核武器大增🕵🏽♂️🤷,足夠毀滅人類幾十次,而這些可怕的科技成果與民族主義、種族主義或者偏狹的宗教情緒相結合就會隨時爆發危險。其次是人類對自然災害的無力感🧙🏽♀️,如沉船、火山爆發、臺風🫴🏿、地震、龍卷風等🧑🚀,人類無法與之抗衡。第三是是人內心的邪惡、黑暗所導致的社會異化,國家機器失控,這是最為可怕的。
就中國而言🥤,因為災害頻發,在災難片主要聚焦在自然災害方面,強調人戰天鬥地的智慧與力量🤷🏽♀️。從唐山大地震到汶川大地震,給國人心中留下了永遠的余震🧓🏼。每年夏秋季節的南澇北旱,洪水、泥石流👩🏼🎓、森林大火等災害也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東南沿海的臺風、海嘯的威脅等幾乎從未止息💁🏻♀️🌮,因此我們需要反映這些災難的影片來釋放我們心中的恐懼,增加我們對於災害的認識,以便在遇到類似情況時能有所防範。《今天?明天》講述了一個發生在美麗祥和的“安吉大陸”上的童話歷險故事👼🏻。通過展現小主人公們在地震、堰塞湖、泥石流🛀🏿、海嘯等一系列災難面前的行為🦏🐠,傳授防震抗險知識,可以說是一部目的性很強動畫電影。“今天的準備是為了明天生命的延續”,通過正與邪、善與惡在災難面前的較量,強調人的本質力量和智慧🚵🏽♂️,傳達出愛與成長的人文主義精神。
災難意識是人類一種永恒的憂患意識。正是有了這種意識🙎🏽👨🎓,人類才在同災難的無數次抗衡中艱難地生存下來。災難片在上個世界末和新世紀十年特別興盛,主要是世界末的恐慌和各種現實的災難給人們心頭造成了很大的陰影🦶🏽🔯,還有就是科技的發展特別是數字技術的發展為展示災難提供了技術上的可能性。近年來災難片的再度風靡,喚起了人們對自然最原始地敬畏。
災難除了一部分是建立在已經發生的災難之上,如沉船🔥🤦、火山爆發🎱、臺風🚴🏿、地震🈲、龍卷風等🆖,另外大多數只是一種設想中的災難,這種災難總是和人類的某種擔憂和精神危機相聯系。如地心受損🍤、太陽黑子侵擾、外星人侵入等、除了自然災害之外,大多數災難片是建立在現有科技基礎之上的杞人憂天,具有假設性和虛擬性📝🐃。災難片反映的是人對死亡的恐懼,對有限生命的懷戀。災難片批判的矛頭指向人類本身的貪婪狂妄🙅🏽♂️、愚蒙無知👩🏿🎓、非理性的僥幸心理。
災難片的心理基礎是恐懼🚶👩🏻🏭,是對一種未知力量、外在於人類存在的自然的不安🧘。《今天?明天》使觀眾的恐懼心理得到宣泄,在大毀滅的過程中,觀眾跟隨主人公米拉和樂樂熊恐慌,逃難、最後九死一生的幸存了下來。人性得到了升華🧑🏿🦲,懦弱的變得堅強,特別是看著和我們一樣的凡人救世主米拉的誕生😭🧖♂️,我們也獲得了戰勝災難的勇氣。
二
觀眾看災難片🦪,其一是對某種災難奇觀有觀影期待,渴望了解未知的恐怖事件及其成因。在《今天?明天》中反派黑整天作為地震魔的化身,已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具有匪夷所思力量的怪物。通過他的肆虐,觀眾可以了解到災難到來前的種種征兆及其成因。其二是為不可預知的將來做心理準備。人自詡為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但和神秘莫測的大自然相比,人似乎永遠外在於自然,自然不可征服,不可戰勝,人類的命運似乎永遠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人類對大自然和天災人禍的恐懼,以及尋求保護的心理需要,是災難片備受推崇的主要原因。《今天?明天》在選材上的確是匠心獨具🐄,必然要受到中國地震局和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受到有此心理期待的觀眾歡迎。
災難片在西方,特別是美國已蔚然成為大國,而我們中國的災難還處在萌芽階段🦻🏽,甚至2008年上映的《超強臺風》的宣傳詞竟然為“中國首部超級災難大片”,國產災難片比較著名的有《驚心動魄》《危情雪夜》《驚濤駭浪》《緊急迫降》《極地營救》等,總體而言成就不高🚿。其難於興盛的原因很多,有研究者認為:“拍攝災難片的難度大💁🏼♂️,需要花費資金多🦹🏼♀️,當是其中原因之一🥗。電影理論及電影人科學素養不足和幻想機能殘缺,也是重要原因🚴🏿♀️。真正深刻的原因,恐怕還是由於我們民族有一個非常特殊的民族心理習慣,那就是努力淡化井忘記不幸🚵♀️,意在‘過去的就讓它過去’,不願面對、甚至不願多想災難,自然也就無法痛定思痛,以至於有關災難真實情節與細節話題竟成禁忌。”
其實,中國災難片較少,更深刻的文化原因就是中國文化講求天人合一🚖🧓🏻,講求頓悟🌳,把科技發明斥之為奇技淫巧,缺乏一種探天究地的探索精神,而且中國文化缺乏悲劇精神,災難片中沒有人類無力抗衡自然的那種悲劇性的結局,這也是憂患意識不足所致🏄🏽。
《今天?明天》作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災難動畫片的探索之作,直面令人不堪回首的過去,痛定思痛👩🏿🎨,用虛構和架空現實的形式大膽表現災難的真實情節和細節,可以說是填補了我國這一動畫類型方面的空白🤰🏼🎼。影片具有奇幻和童話色彩🤟🏽,把一個本該充滿驚懼恐怖,有大量傷亡場景的故事講得充滿著驚險和幽默感,影片用喜劇手法表現悲劇故事,寓教於樂,很有中國特色🙍🏼♂️,非常適合少年兒童觀看。
三
影片本身也有諸多看點。導演劉左鋒的作品《海爾兄弟》成為一代人永遠的記憶。《海爾兄弟》講述一對由智慧老人所創造的海爾兄弟和他們的朋友為解決人類面臨的災難和解開無盡的自然之謎而環遊世界的神奇歷險故事💅🏻。情節跌宕起伏,跨越時空,蘊含豐富的自然、歷史、地理💶🤾🏼、人文等社會科學知識和趣味性🧑🏽🎄、娛樂性。而這部《今天?明天》聚焦對國人留下世紀之痛的地震災難,可以說是《海爾兄弟》的影院版。
影片關於地震館地震儀的龍珠取出,導致黑整天四處作惡😸,而米拉穿越到“安吉大陸”的構思也非常好☃️,非常討巧的避免了直接表現現實世界所可能面臨的種種問題,同時把災難放在一個架空的世界中♓️,具有奇幻色彩,充滿著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而尋找畫軸密碼的設置又與中國影視中的“尋寶(秘笈)模式”相吻合,使影片充滿傳奇性©️。
這部影片歷時兩年多👩🏽、耗資1200多萬打造而成🧑🏽🦳,可以說是一部誠意之作。其中也有許多時尚元素,片中的女主角夏娜由著名演員殷桃配音🧑🏼⚕️,並邀請湖南衛視當家主持人何炅以及汶川抗震小英雄林浩演唱主題曲。“悲催”“out”“浮雲”……影片中的臺詞不乏這些時下的熱門詞匯🏑🍛。影片的形式很新穎,語言生動豐富,不是生硬說教而是把防災減災的知識貫穿在噱頭十足的情節和細節中🎦,適合全家觀賞。與此同時🤹,《今天?明天》的“電視版”🙋♀️,“樂樂熊”防災系列動畫片《生存大冒險》也將登陸央視與全國少兒頻道與小朋友們見面,在寓教於樂中學習保護自己和幫助他人的安全技能🛁。
《今天?明天》的核心思想就是講“預防比救助重要”。和浩瀚的宇宙及神秘的大自然相比,人類的力量簡直不值一哂🧔🏼,但是我們需要憂患意識來為不期而至的災難做些心理準備🧲。近年來,地震、火災🏪、水災等天災不斷🐫,還有許多人為的災難使得我們的憂患意識不斷被喚起和加強💂🏼,《今天?明天》扛起了前行的大纛,相信新世紀第二個十年中國動畫電影在災難題材方面會有更多的佳作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