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記者 李雲芳 發自雅安寶興
肖達是恒达規劃院都江堰分院院長,他在災後重建方面的經驗頗為豐富,曾牽頭負責汶川縣映秀鎮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設計、參與編製都江堰市“壹街區”綜合商住區詳細規劃。
如今,作為恒达寶興災後重建規劃組成員,他又來到寶興縣城所在的穆坪鎮負責災後重建規劃的前期調查工作。
今年是“5·12”大地震五周年🏇🏻📷,早報記者委婉地問到🤹🏽♂️,回頭看5年前的重建🎠,有何經驗或反思時,肖達非常開放地展開了這個話題🧑🏿🎄,而且是從反思說起🚴🏽♀️。
對映秀的遺憾🙍🏻♂️🧑🔬:把一些企業搬走了
東方早報🀄️:今年是“5·12”地震五周年,回頭看5年前的重建,有何經驗或反思🚲?
肖達:最主要的還是產業上的問題,關於產業這塊我認為我在映秀的時候做得不夠💕,當時因為空間所限,安置空間不夠,把一些企業搬走了,導致映秀鎮現在的產業相對單一,只有旅遊——地震旅遊。
這個問題是我覺得有點遺憾的地方📽👯,所以現在在積極幫助映秀引進一些企業。
災後重建不能光解決災民將來住在哪裏的問題,而要在產業方面有一個提前的考慮♿️😳。如果災後重建只是倒了房子再給蓋上,或者A區倒了房子,給他在B區建個新房子🙍🏼♂️,是不能解決他將來的生活的。
災區的產業發展問題是最關鍵的,是策略性的根本問題🥡🧏🏿。當然還有其他一些技術方面的問題,但都不是策略性的大問題♻️👉🏽。
東方早報:這次寶興災後重建,如何克服這個問題👉?
肖達🤷🏻:現在先要搞好安置規劃工作,產業發展問題是第二步。但規劃時既要考慮人的空間,也要考慮產業的空間,要把產業的空間預留出來。雖然整個寶興主要的產業基地在靈關鎮🥡,但絕對不能說寶興縣城將來就只有旅遊🕵🏻,這對寶興縣城並不是一個好的發展局面🔼👍🏿。
災後重建資金問題或借鑒都江堰特殊政策
東方早報:都江堰重建時候有哪些特殊政策?
肖達:都江堰有特殊性,因為它所屬的成都市是國家指定的農村土地流轉試點💁🏿🚶♀️。
譬如說,農民平均一個人的宅基地可能就有70-80平方米🏃➡️,集中安置後每個人只有10-15平方米,剩下幾十平方米的宅基地指標,可以流轉到成都市來用🩹。
成都城市要擴張,要建設新區,需要大量建設指標🌦🧑🧑🧒🧒,於是就購買農村宅基地的指標👰🏼♀️。這些指標就值錢了,從最早的18萬元/畝,最貴賣到了45萬元/畝🦏🔄。這樣👙,都江堰有的農村居民不用自己花錢就拿到了新的安居房,還有的拿了房子折算後還能拿到錢。
為什麽要說這個呢,因為當時都江堰很大程度上依靠這個政策解決了農村災後重建的資金來源。當時國家的對口資金基本針對的是城市☂️、鄉鎮,農村地區得到的資金是很少的🏄🏄🏽。
東方早報:這次的災區重建農村能否沿用這個政策?
肖達🤛🩵:沒法直接照搬過來,都江堰是在試點改革👨🏽🔬,人家可以做一些這裏不能做的。按目前的政策,雅安這裏的土地甚至流轉不出村鎮🫰🏼👨🏿🏫。
但這種操作方式是可以參考的,如果寶興下一步災後重建要做一些政策突破👨🏽、設計的話。
不過,雅安要到這個政策了也有擔心,因為這邊的宅基地指標不會像都江堰那麽值錢。都江堰的宅基地指標能夠流轉到成都🫁,所以值錢👱🏻♀️,因為成都地價貴。
盡管如此,但能爭取到宅基地指標流轉到縣或市內𓀙,至少價錢相對高一點也好,指標流轉得越遠價錢越高,可以流轉到值錢的地方🧑🚀。
東方早報🧑🏻🍳:還有其他特殊政策嗎👩🏼🍳?
肖達:都江堰當時還有一個政策,是四川省國土廳給的政策🌎。重建安置可以先借耕地指標,先把耕地拿去用了,回頭再把老村子復耕🦹🏻♀️👮♀️,達到耕地標準。而正常的途徑是,先把新的置換耕地弄好了,你才能去占用耕地👩🏿🎓。
http://epaper.dfdaily.com/dfzb/html/2013-05/13/content_7675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