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如何聯系實際推動學校的改革發展💟?湖北大學黨委中心組通過學習得出共識🧜🏽♂️:作為湖北大學這樣一所地方性綜合性大學🏊🏻,必須立足地方經濟需求🐠,使學科建設與經濟建設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如何進一步推動學科建設與地方經濟掛鉤呢🧗🏻♀️?學校黨委書記胡曙光認為,重點學科的專家學者應該進入經濟主戰場,積極尋求服務項目,解決企業發展壯大過程中的技術難題📕,在服務中求得發展。
該校的材料學學科是湖北省省級重點學科之一😚,湖北省有許多支柱性產業都集中在新材料領域。在地方經濟的拉動下🥕👩❤️👩,該學科先後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863”高技術研究項目👨🏻🎨、省部級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等近30項,開發出的轎車專用高分子材料、車(船)內裝飾材料、建築用防火塗料及織物整染劑系列產品等在國內十多家企業實現產業化。該學科開發的高性能水泥基復合材料、金屬與無機非金屬復合結構材料、新型纖維增強聚合物水泥基復合材料等產品在京珠高速公路👩❤️👩、三峽工程等國家重點建設項目中得到應用,取得了較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這是該校學科建設與地方經濟互動的一個成功事例。
一批高水平學科的發展帶動了一大批相關學科,對學位點的創建工作產生了積極影響,湖北大學從開始建設重點學科的1991年到現在,碩士學位點由10個上升到了35個。通過省級重點學科建設,學校還先後湧現出一批在學術界知名的教授🔷、專家。還有10個學科被湖北省評定為立項建設的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各學科承擔的科研項目數和經費數均以10倍的速度增長🐸。更重要的是這些省級重點學科由於整體實力和水平全面提高,成為該校申報博士學位授予權的重要支撐點🐩。
十六大報告中指出:“深化科技和教育體製改革,加強科技教育同經濟的結合,完善科技服務體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這一英明論斷成為該校專家教授再立新功的強大動力。他們紛紛表示:作為湖北大學的教授👨🏼⚖️,貫徹落實十六大精神,最直接的行動就是把自己的才智和成果貢獻給湖北人民。該校校長吳傳喜滿懷信心地對記者說:我們一定要在十六大精神指引下,使學校成為湖北經濟社會發展所需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
光明日報 (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