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上海12月24日訊 一種沒有龐大人事組織機構🆎🪅,而以信息網絡為平臺🐈⬛🏩,聯系全球研究人員共同攻關合作的全新科研模式———“E-研究院”在上海出現🤷🏿。今天,上海市教委啟動首批6項高校E-研究院建設計劃,以創造多學科👰🏻♀️、跨地域、跨國界交流合作的科研環境🤏🛹,提高基礎理論和人文科學的創新能力。
E-研究院將利用網絡技術,與全國乃至全球的研究人員合作完成重大課題和攻關項目,並在世界範圍內共同進行研究生的培養教育🩹。E-研究院依托高校,形成管理上的“特區”,實行首席研究員負責製🤗。首席研究員負責合作人員的遴選🛏,約定研究內容以及研究院的發展方向等。首批成立的E-研究院主要從事對未來科技發展有重大影響的基礎理論研究🔥。上海市教委將對研究院進行一定強度的經費投入🦦,用於信息化基礎建設、主辦和參與重要國際學術會議等。
首批E-研究院包括: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李立三教授領銜的上海高校網格建設🏦,由上海師大郭本瑜教授領銜的計算科學E-研究院,由美國Baylor醫學院臧敬伍教授領銜的免疫學E-研究院🤾,由上海二醫大王鑄鋼教授領銜的模式生物E-研究院🎊,由上師大孫遜教授領銜的都市文化E-研究院,由上海大學李友梅教授領銜的社會學E-研究院。(田泓 王辛)
《人民日報 . 華東新聞》 (2002年12月25日第二版